[发明专利]灯用多元金属卤化物颗粒及其制备无效
申请号: | 87101139.5 | 申请日: | 198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45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13 |
发明(设计)人: | 曾绍先;张申;王依林;杨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61/18 | 分类号: | H01J61/18;B01J2/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淑仪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金属 卤化物 颗粒 及其 制备 | ||
1、一种灯用多元金属卤化物颗粒,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元金属卤化物
(1)为四元金属卤化物混合物,或五元金属卤化物的混合物。
(2)四元金属卤化物混合物含量的配比是,含有以下重量%
NaBr 10-25 CsI 5-15
NaI 15-25 NaScI435-50
五元金属卤化物混合物,含有以下重量%;
DyI338-46 TiI310-14
HoI38-10 TmI310-15
CsI 20-25
(3)混合物颗粒为0.1-3.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用多元金属卤化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金属卤化物原料纯化,其条件是:
A.在10-3乇真空装置中(H2O;O2含量<1ppm)进行;
B.110℃下,保持24小时;
C.通卤化氢+氢气;
D.通氩气,
(2)备料成型:
将纯化好的金属卤化物原料置于净化操作箱中,按所需比例称重、混匀,制成流动性好的颗粒,在钨模或其它不与卤化物发生作用的模具内压制成直径为0.1-3.0毫米的圆柱体;
(3)烧结:
制粒后,需110℃左右除水,再经400-500℃除气;在接近组份熔点的条件下烧结,条件是:
烧结温度:在熔点以下20-180℃;
升温速率:10-100℃/分钟;
保温时间:1-15分钟
在烧结过程中通干燥纯化过的氩气冲洗,冷却后,熔化封离,即制备完毕。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佳制备条件是:
升温速率:40-70℃/分钟;
保温时间:2-4分钟4;
烧结温度:在混合物熔点以下4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1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已流通的空白票上安全地设置保密信息
- 下一篇:闭式灭菌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