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股线加捻成型机械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1291 | 申请日: | 198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291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彦芝 |
主分类号: | D01H7/02 | 分类号: | D01H7/02;D02G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纺织工业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占海 |
地址: | 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捻 成型 机械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纺织行业股线加捻成型机械及生产方法。
纺织行业需要的低支低捻各种品种、规格要求的多股线绳类产品是将并股后的筒子纱用环锭捻线机加捻,再将加捻后的管线经络筒机纺制成筒子。
低支低捻多股线绳类型产品,经两步工序加工,其缺点是机台配备多、占地面积大、装容器具多、加捻时纱线的张力大、断头率高、生产效率低、飞絮多、生产环境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简化低支、低捻多股线绳类产品的加工,减少机台设置,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断头,而设计多股筒子纱加捻后直接卷绕成筒子的股纱加捻成型机械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加捻成型机械,没有环锭捻线机的罗拉、钢邻板、钢领而是由动力传动系统。退绕加捻系统,卷绕成型系统三部分组成。
本发明的加捻成型机械的生产方法是:由于卷绕成型系统中的木管转动卷绕。使插在退绕加捻锭子上的多股筒子纱退绕。同时由于退绕加捻锭子的回转,使退绕后到卷绕前的一段多股纱加捻,形成边退绕、边加捻、边卷绕成筒子。导纱勾控制纱线的气圈和张力。多股纱的捻向。即退绕加捻锭子的转向,要与被加捻的筒子纱的卷绕方向一致,利用被加捻的筒子纱回转时与空气的摩擦阻力。控制股纱的退绕。
单位时间卷绕线速度与退绕加捻锭子的回转速度成比例而产生捻度。卷绕线速度的快慢,决定股线捻度的大小。根据产品不同的捻度要求,通过调正可变换传动轮直径的大小,改变卷绕的线速度与退绕加捻锭子回转速度的比例关系而获得要求的捻度。
由于被加捻的筒子纱转动时的不平衡,尤其是在直径在250毫米,重约2公斤的大纱时最为严重,以致使退绕加捻锭子的钢度承受不了。为此用无级变速电动机,在被加捻筒子直径由大到小的过程中,使退绕加捻锭子的速度,从低速到高速进行调节。停车再开车时也是由低速到高速进行调节。这样可克服被加捻筒子起动时的惯性,减少捻度不匀。
本发明的加捻成型机械及生产方法,简化了工艺,将捻线和络筒两步工序一步完成。减少机台设置,减少占地,装容器具减少,在生产过程中,股纱是自由退绕、自由加捻。消除了断头因素,飞絮减少,改善了生产环境。本发明适用于不同品种、不同用途、不同捻度捻向要求的低支低捻多股线绳类型产品。尤其适用于簇绒产品用纱的生产。
本发明机械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A主视图、图1B俯视图所示,是由1无级变速电动机、2滚盘轴、3滚盘、4张力盘、5退绕加捻锭子、6导纱勾、7导纱杆、8槽筒轴、9槽筒、10卷绕锭子及11滚盘轴传动槽筒轴的可变换传动轮主要件组成。每只滚盘3传动二枚或四枚退绕加捻锭子5及与其相对应的槽筒9,卷绕锭子10为一组。全机共100枚退绕加捻锭子。左右各50枚,即每只滚盘传动四枚退绕加捻锭子的有12组,每只滚盘传动二枚退绕加捻锭子的有1组。
图2为退绕加捻锭子的示意图,该加捻成型机械中的退绕加捻锭子5,是由21锭脚、22下轴承、23上轴承、24锭杆、25锭杆盘、26锭杆套及27涨簧所组成的不可分式锭子。
本发明的加捻成型机械的传动,由无级变速电动机1传动滚盘轴2,滚盘轴上的滚盘3用绳或带传动退绕加捻锭子5,再由滚盘轴2通过可变换的传动轮11传动槽筒轴8,由槽筒轴上的槽筒9经摩擦传动卷绕锭子10上的卷绕木管。
在本发明的加捻成型机械上纺制纯棉6S/3、10S/6、16捻/10公分和300D膨体高弹晴纶丝三并、四股粗纺毛线10捻/10公分。在生产过程中,随着被加捻筒子纱直径由大到小,其速度的调节为当被加捻筒子纱的直径在250~220mm为初纺加捻速度,退绕加捻锭子的速度为1500转/分。直径在220~150mm时,退绕加捻锭子的速度为2700转/分。当直径纺到150mm以下,直到纺空,退绕加捻锭子速度为4000转/分。停车再开车时,由初纺速度开始,调节到被加捻筒子纱直径所需的速度。
用本发明的加捻成型机械中的1无级变速电动机、2滚盘轴、3滚盘、4张力盘、5退绕加捻锭子组成的单独加捻机械可与其它卷绕成型机械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彦芝,未经张彦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