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从姜黄中提取色素及挥发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1355 | 申请日: | 198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355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奎;杨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市淄川植物色素厂 |
主分类号: | C09B61/00 | 分类号: | C09B61/00;C11B1/12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绍强 |
地址: |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姜黄 提取 色素 挥发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中有效成份的提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方法。
以前,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色素,大多数是合成色素。但合成色素多为煤焦油分馏产品经化学合成而得,据报导,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所以,国外正在逐步淘汰,国内也分别作了限量和禁用的规定,食用色素的发展趋势,正日益倾向改用天然植物色素。
目前,国外处于实用阶段的天然植物黄色素是姜黄色素(Curcumine)其化学名称为,1,7-双(4-羟基-3-甲氧基-1,6-庚二烯-3,5-二酮〔1,7-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1,6-heptadiene-3,5-dione〕。
国内已有自中药材姜黄(Rhizoma Curcumae Longae)中提取姜黄色素的报导。
已有技术是,中药材姜黄经预处理(选料、剔杂、粉碎)后,用乙醇浸泡,滤取乙醇浸提液,蒸去溶剂,浓缩液加温赶去挥发性成份,水法稀释,制得的浸膏状姜黄色素晾干,粉碎后包装出厂。
其产品达到的规格为:
透光率(T%,1/400000) 95.7%
吸光度(A%,1/400000) 0.02
铅(Pb,PPM) 2.42
砷(As,PPM) ≤3.0
铜(Cu,PPM) ≤18.5
已有技术存在三个问题:
1.制得的姜黄色素为浸膏状粗制品。
2.产品质量与目前使用的柠檬黄比较,尚有差距。
3.中药材姜黄中所含挥发油,未加以合理综合利用。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个改进的姜黄色素的提取方法,实现三个目的:
1.姜黄色素产品经过精制处理,提高其质量。
2.姜黄色素的质量,赶上并超过现在常用的合成黄色素-柠檬黄(酒石黄,Tartrazine)。
3.对中药材姜黄中所含的挥发油,合理开发利用。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是:
1.预处理:将中药材姜黄,经预处理(挑选、剔杂)后,粉碎成粗粉状备用。
2.提取姜黄挥发油:将姜黄粗粉置蒸馏器中,通入直接蒸汽,保持内压为:0.049~0.196MPa,收集馏出物,静置,分取油层,检验,包装。
姜黄挥发油按中国药典(85版)附录有关测试方法测定,结果是:
相对密度(比重) 0.8550~0.9050
比旋度(旋光度) -46~-77
折光率 1.48~1.55
质量符合标准(鲁Q DB/3703 X44001-87)。
3.提取姜黄色素:
(1)浸泡:提过挥发油的粉料,稍晾,用乙醇作溶剂浸泡,重量配比:
姜黄∶溶剂=1∶4~20
浸泡时的适用温度范围是10~40℃,浸泡时间为4~24h。滤取乙醇浸提液,交下工序。剩余药材渣可供综合利用。
(2)浓缩:回收乙醇,得棕红色浓缩液。
(3)石油醚处理:重量配比为:
浓缩液∶石油醇=1∶4~20
浓缩液放入石油醚中,搅匀,沉降,石油醚回收套用。
(4)精制:石油醚处理所得姜黄色素粗品,最后经酸碱法常规精制,滤取粉状精制品,低温干燥,粉碎,包装。
本发明所得姜黄色素,除含量采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于418nm处比色测定外,其它项目系按中国药典(85版)附录有关项目的测试方法,和GB5009规定的食品中灰分、总砷、铅和铜等测定方法测定。结果是:
姜黄素类含量 ≥5.0%
灰分 ≤4%
砷(As PPM) ≤0.5
铅(pb PPM) ≤0.5
铜(Cu PPM) ≤6.0
质量符合标准(鲁Q DB/3703 X41001-87)。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自中药材姜黄中,同时提取姜黄色素和姜黄挥发油,资源利用合理。
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姜黄色素,经过酸碱法精制,外观呈粉末状,内在质量也优于已有技术获得之浸膏状姜黄色素,与食品添加剂柠檬黄的有关项目比较,也明显优越。
经试用作食品、日用化工和医药产品的添加着色剂,如汽水、酒类、糖果、糕点、罐头、咖喱粉、片剂等,稀释倍数高达1/100000,色泽柔和纯正、着色度好。
本发明同时获得之姜黄挥发油,具有吸收紫外线及抑制真菌繁殖的作用,用于化妆品能延缓皮肤衰老、抗皱、防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市淄川植物色素厂,未经淄博市淄川植物色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压式高压大流量安全阀
- 下一篇:轴承起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