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转杯式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87101489.0 | 申请日: | 198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77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程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瑞山 |
主分类号: | F23D11/24 | 分类号: | F23D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西直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转杯式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到燃料热能利用的问题,其目的是:提高液体燃料(包括较粘稠的燃料)的雾化程度,以达到充分燃烧的要求。
现有的转杯式燃烧器的结构,包括外壳、与油管相通的空心转杯、风扇、电机等。其电机带动转杯旋转,燃油进入空心转杯后,被离心力甩出后初步破碎,又被风扇送来的反向旋转的气流再次破碎雾化、混合,送入炉内燃烧。
这种燃烧器的转杯由于受到转速的限制,其雾化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下方式实现的:在原来的转杯内再增加一只空心小转杯,两者相套合,两个转杯内表面刻有密纹。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次反向撞击、摩擦雾化,因而提高了雾化粒度,使之充分燃烧。
附图1是本发明的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转杯内表面刻纹示意图
参看图1:
它包括以下部件:带有进风道〔19〕阀门〔20〕的外壳〔21〕组成的压气室〔22〕,带有输油管〔5〕和转杯〔1〕的转子〔3〕,在其外部有由转杯〔2〕、风扇叶片〔16〕、〔18〕组成的外转子〔4〕,内外转子〔3〕和〔4〕之间用支架〔6〕、〔7〕相连接,外转子〔4〕和外壳〔21〕之间用支架〔8〕、〔9〕相连接,内、外转子〔3〕、〔4〕旋转方向相反。贮油器〔14〕通过防漏器〔13〕与输油管〔5〕相连接,电机轴〔14〕的连接方式可以用摩擦方式、齿轮方式、用二根三角皮带传动方式或其它方式。在进风道〔19〕的内壁上有增压片〔17〕和导流片〔15〕,使气流反向于转杯〔2〕的旋转方向喷出,进气量可用调节板〔10〕、〔20〕控制。在其外壁上有二次风道〔11〕。支架〔6〕、〔7〕、〔8〕、〔9〕,可以用滑动连接,也可用轴承连接。风扇叶〔16〕、〔18〕可是一排或分排,参看图2,在转杯〔1〕、〔2〕的内表面皆刻有密纹。
这种燃烧器的工作方式如下:
电机〔14〕带动内、外转子〔3〕、〔4〕转动,液体燃料由贮油器〔12〕沿着输油管〔5〕送到转杯〔1〕的内表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燃油被破碎成细小颗粒向四周甩出后,与反向旋转的转杯〔2〕的刻有密纹的内表面迎头撞击、摩擦,进一步破碎成更细小的液体微粒,向四周甩出,又受到风扇叶〔16〕、〔18〕经导流片吹来的反旋气流的撞击破碎,形成了极微小的液体微粒。
由于本燃烧器有两次反向旋转雾化,增加了油料的撞击、摩擦的相对速度和雾化次数,从而提高了雾化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瑞山,未经程瑞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合金的湿压方法及其产品
- 下一篇:增加食品中大豆蛋白质含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