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于碟形阀的阀壳无效
申请号: | 87101698 | 申请日: | 198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698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万信宫生;弘堀井;涓二生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栗木铁工所 |
主分类号: | F16K27/02 | 分类号: | F16K2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许宾,杨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碟形阀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碟形阀上的阀壳,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新颖、用金属板经压力加工制成的阀壳。
阀壳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先铸造诸如铸铁或有色金属等金属材料,然后对铸件进行机械加工。但是,近年来随着板材压力加工技术的进步,已采用压力加工方法把铁板或有色金属板制成阀壳,从而省略了机械加工,或使机械加工量减至最少。采用这种方法,目前已能高效地成批生产大量阀壳,并能保证尺寸精度。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先经铸造然后机械加工的方法相比,能大量节省费用。
此外,采用压力加工制作的阀,由于其重量大大减轻,因此,当把它安装到管道上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当此阀工作时,减少了管道上受到的载荷,并且维修方便。
然而,采用压力加工生产的碟形阀阀壳,却存在用铸造方法生产时不会出现的几个缺点,下面对此加以详细讨论。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要提供一种新颖的碟形阀阀壳结构,这种阀壳适合于用压力加工方法大量生产,其阀壳薄,重量轻,当把它安装到管道上,并从两边紧固时,阀壳能充分抵抗压缩应力和内应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要提供一种阀壳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放置于密封环槽座内的密封环逆对流动液体的压力而牢固地保持在位置上,不会因压力大而移动或损坏。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阀壳结构,这种阀壳对通过阀体孔内的流体与管道外大气之间的温差不敏感。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提供一种阀壳结构,这种阀壳对通过阀壳孔内的流体与管道外大气之间的化学上差异不敏感。
上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标是这样实现的:其阀壳采用双层结构的形式,由外壳套和内壳套组成,其中,内壳套由限定内孔的圆筒部分和两端直径较大(比圆筒部分直径大)的密封环槽座部分组成;外壳套套装在内壳套的外周,形成一个空腔,内壳套和外壳套在阀壳的两端彼此刚性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当把此阀壳安装到管道上,并从两端紧固时,施加于密封环槽座处的压缩应力能均匀地为两端部所承受,在此处,外壳套叠置于内壳套上,因而应力由两个壳套分担,使内壳套弯曲线L处的负荷减少一半。
在这种连接中,由于流体经内孔通过时产生的内应力施加于内壳套的圆筒体处,而此处并不会随生产过程中的扩张工序而减薄,因此,此圆筒部分足以抵抗内应力,而无需特别加厚或加固。此外,施加于密封环槽座处的内应力同时也由外壳套承受,从其里面分担了内、外壳套之间的压力。
这种由内壳套和外壳套构成的阀壳,其更为突出的特点是,即使其壳套是由薄的材料制造,但在遇到地震或类似情况而使管道受到不正常的弯曲载荷时,其损坏或失效的可能性仍很小。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标是要获得一种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其密封环与密封环槽座之间的紧密接合不会反过来因密封环的老化而影响和降低密封性能。
此外,由于外壳套套装于内壳套的外周,形成了一个空腔,从而产生了一个不导热层,因而无需采取措施,以防止由于偶然的高温,或由于外界气温降低产生露水所造成的能量损失,无需采用绝热材料和/或加热器以防止冰冻。
此外,由于内壳套不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当流体从孔内和阀门旋塞中通过时,能保持同一温度水平,因此可以消除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时阀壳膨胀,或由于外界气温降低时阀壳收缩(这两种情况以前经常发生)而造成密封不良的缺陷。
除了第一目标以外,上述的目标可以通过采用本发明几种实施例中的独特的阀壳结构加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阐述,各图中,相同的零件采用同一号码标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阀壳结构的局部剖切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阀壳结构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3是把此阀壳局部切除拿开后的立体图;
图4是第二个实施例的阀壳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第三个实施例的阀壳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第四个实施例的阀壳结构的剖视图;
图7、图8和图9分别是先有技术中的阀壳结构的正剖视图,局部立体图和剖视略图。
首先讨论图7、图8和图9所示先有技术中的阀壳结构。图7所示为安装状态下的普通碟形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栗木铁工所,未经株式会社栗木铁工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电万用双层电炉
- 下一篇:提高氧化铝生产中蒸发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