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燃气轮机热负荷结构件的冷却方法、实施该方法的装置以及热负荷叶片的结构设置无效
申请号: | 87101766 | 申请日: | 198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766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07 |
发明(设计)人: | 沃特·希伯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特·希伯特森 |
主分类号: | F01D5/18 | 分类号: | F01D5/18;F02C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申贤 |
地址: | 联邦德国20***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轮机 负荷 结构件 冷却 方法 实施 装置 以及 叶片 结构 设置 | ||
1、冷却燃气轮机热负荷结构件的方法,其中冷却空气流经结构件的热负荷壁面,其特征在于,冷却空气在节流件间的孔板式进口结构内以切线方向流入一个由圆筒形涡流腔并带两个端部设置的节流件所构成的涡流管内,并且分成两部分冷却空气流,其中一部分冷却空气流在流过带孔板式进口结构的节流件后,相对于流入涡流管冷却空气的温度来说降温变冷送向要冷却的壁面,另一部分冷却空气就排出该结构件区。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另一部分冷却空气流流过一个喷嘴结构式的节流件,并相对于流入涡流管冷却空气的温度加热升温和流出涡流管。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另一部分冷却空气流通过一个扩压器结构式的节流件,以相对于流入涡流管冷却空气的温度相同或者降低了的温度流出涡流管。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这另一部分冷却空气流通过一个具有孔板进口结构和/或节流出口结构的扩压器流出涡流管。
5、按照权利要求1、3和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涡流管流出的部分冷却空气流结合成一般冷却空气流送向要冷却的壁面。
6、按照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节流件而流出的加热了的部分冷却空气流与冷却空气混合或者排入主燃气流。
7、按照权利要求1,3到5之一的燃气轮机热负荷叶片的冷却方法,其中将冷却空气引向叶片并流过叶片壳体内壁上的通道,并且通过边界层区域内的小通口流出,其特征在于,由涡流管流出的冷却了的部分冷却空气流或冷却空气流,通过一级燃气涡轮转子和/或定子的叶片进行输送。
8、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燃气涡轮的转子和/或定子中总有一定数量的叶片被涡轮流管中冷却了的部分冷却空气流或冷却空气流所流经。
9、按照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燃气涡轮转子和/或定子的每个叶片被涡流管中冷却了的部分冷却空气流或冷却空气流所流过。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级燃气涡轮转子和/或定子的每个叶片中安置一个涡轮管,并输入冷却空气,同时,由涡流管流出的冷却了的部分冷却空气流或冷却空气流流经该叶片。
11、按照权利要求1到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输入到涡流管的冷却空气可采用压缩机空气或贮气罐空气。
12、利用按照权利要求1、3到11的方法,对双壁结构环形燃烧室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由涡流管流出的部分冷却空气流或冷却空气流被引入环形燃烧室的环形通道,在流过环形燃烧室的内壁后排出或混入通过环形燃烧室而加热的空气流。
13、按照权利要求1到11之一方法的实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空气源(4)和一个涡流管(5)相连接,其中,在一个孔板式节流件(48)之前设置了切线定位的冷却空气流入喷嘴(7),在孔板节流件(48)之后,冷空气出口(8)和热负荷结构件的冷却通道(9)相连接,而喷嘴式节流件(11)的热空气出口(10)和冷却空气通道(12)或燃烧室后边的主燃气流通道(13)相连接。
14、按照权利要求3至12之一方法的实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空气源(4)和在涡流管涡流腔壳体(24)上切向安置的流入喷嘴(7)相连接,涡流腔壳体(24)的涡流腔(27)具有两个与其中轴线(28)同轴安置的气流道出口(29,30),其中,一个通口与一孔板式节流件(48)相配置,而另一个通口与一构成扩压器33的节流件相配置。
15、按照权利要求13和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孔板式节流件(48)结构设计成孔板(6)或带孔板进口(50)的喷嘴(32)。
16、按权利要求1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扩压器(33)具有一个孔板式进口(51)。
17、按权利要求14或1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扩压器(33)的出口端部(36)处安置了一个孔板式节流件(49)。
18、按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节流件(49)结构设置成带一个或多个通口(52)的孔板(6)和/或管入口(53),该管入口的管段(40)具有一个比扩压器(33)的出口截面缩小的横截面,并该管段置于盖住扩压器(33)端部(36)的法兰盘(3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特·希伯特森,未经沃特·希伯特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