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提升滑轮组无效
申请号: | 87101826 | 申请日: | 198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826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杨荫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军;杨荫第 |
主分类号: | B66D3/04 | 分类号: | B66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昕,刁玉生 |
地址: | 北京市崇文区体***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滑轮 | ||
本发明涉及滑轮组技术领域。
普通的起重设备中,常采用滑轮组提升机构,该机构一般由定滑轮和动滑轮及钢缆构成,定滑轮的数量和动滑轮的数量相等,采用一组含有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滑轮组,可以提升重物的力减少1/2,若要成倍的减少提升力,则必须成倍地增加滑轮组的数量,而起重设备的重量和造价也将随之增加,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滑轮组的数量是极为有限的。这就为进一步减少提升力造成一定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增加滑轮组数量的条件下,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提升力的滑轮组。
本发明的提升滑轮组,有动滑轮、固定转动轮和环绕在轮周上的缆绳或链条,其中固定转动轮是由两个联动的转动轮构成,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参见示意图1,固定的转动轮1和转动轮2,同轴固定成一体,缆绳或链条10经过动滑轮3,绕在转动轮轮周上,缆绳的两个端头分别连接到卷扬机的卷筒4、5上,设缆绳或链条与轮周没有滑动,满足这一条件的具体措施将在实施例中详述。设动滑轮的吊钩上的重物为P、转动轮1和2的半径分别为R,r,提升力为F,由静力平衡条件可得出平衡方程式F= (P)/(2R) (R-r),当R≥r时,F≥0。设动滑轮和吊钩上升运动速度为V,当滑轮组处于匀速运动时,V=πω(R-r)其中ω为转动轮的角速度。当R≥r时,V≥0。由此可以看出只要适当选择R与r的参数,就可使F成倍地降低。考虑到实际工程的需要,固定转动轮可以使用环节链轮或轴节链轮,以及相应的环节链条或轴节链条。联动方式,既可以采用同体联动,也可以采用齿轮啮合联动,本发明可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起重设备中。
本发明比已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1、由于提升力F的大小仅与(R-r),成比例关系,只需适当调整R与r的数值,就可使F成倍减小到任意值,可以使起重机构大大简化。
2、由于提升速度V取决于R和r的数值,可使起重设备中的减速机构简化,减少设备造价和机械损耗。
以下结合附图分别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3是图2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5是图4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7是图6侧视图。
参见图2,链轮6、7均为环节链轮,链轮6半径大于链轮7,动滑轮8上带有吊钩9,环节链条10环绕在轮周上,参见图3,链轮6、7为刚性连接在一起的同体链轮,当牵动链条10的A段、吊钩9上升、牵动链条B段吊钩下降。
参见图4,轴节链轮11、12为同半径轮,分别与齿轮13、14固定在一起,参见图5。齿轮14的节圆直径大于齿轮13,轴节链条如图所示绕在各轮周上,齿轮13由发动机拖动顺时针转动时,齿轮14带动链轮12与链轮11联动,动滑轮16随之上升,反之则下降。
参见图6,转动轮演化成一个卷筒,卷筒17与卷筒18固定成一体构成同体联动的卷筒组,钢缆1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卷筒17、18上,并且多层顺序缠绕,当卷筒由动力源拖动逆时针转动时,动滑轮20上升,反之则下降,参见图8,将扁状条带22做为缆绳,一端固在于固定转动轮21的心轴上,选取恰当的长度分层缠绕于该轮上,共绕20层,然后将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与转动轮21同体联动的轮23的心轴上,缆绳经过一个动滑轮24,滑轮上带有一个安全室25,将上述的脱险机构置于高层建筑的顶部,当人进入安全室25,由重力驱使轮21快速转动,安全室急速下降,这时轮21的缆绳缠绕半径R不断减少,轮23上缆绳不断缠绕,半径r不断加大,使下降速度变慢,当接近地轮面时R≈r,安全室下降速度为0,可使人快速安全着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军;杨荫第,未经杨军;杨荫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