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子信息处理设备汉字输入方案-X-笔顺树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101994 申请日: 1987-03-16
公开(公告)号: CN1003098B 公开(公告)日: 1989-01-18
发明(设计)人: 谢渊泓 申请(专利权)人: 谢渊泓
主分类号: G06F3/033 分类号: G06F3/033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姚珊
地址: 北京市团结湖中***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子 信息处理 设备 汉字输入 方案 笔顺
【说明书】:

发明涉及在计算机及电子信息处理设备上的汉字信息处理技术。

目前的汉字输入方案均属编码方案,用户需先经过学习训练,记牢各条编码的规定,这种训练一般需时数天至逾月不等。每输入一汉字时,需用户先行在脑中将该字运用所学过的编码规则转换成相应的编码,然后敲键将码输入,加上普通中国人对西式键盘的使用是生疏的,所以输入速度较慢。并且输入动作与系统串行,即输入完成后才开始寻找,也导致寻找速度较慢。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对用户无编码方案要求的汉字输入方式,淘汰汉字输入上对用户的专门训练,解决计算机的大众化汉字输入问题,以利于全社会计算机应用的全面普及。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横、竖、撇、捺、折五种笔划的划分图。

图2为笔顺树的例图。

图3为书写胶片的示意图。

图4为偏旁子树结构的例图。

图5为设备之间的关系图。

在本发明中,将汉字看成由横、竖、撇、捺、折五种笔划成分构成的组合体(其它笔划均归入这五种笔划,参见图1)。除一些特殊情况外,人们在书写汉字时是遵从一定的笔顺规律的,根据这一特点。输入系统在机内建立起笔顺树,树中每结点存八个汉字(国标码),五个分叉指针,五个指针分别代表横、竖、撇、捺、折五种不同的笔划,指向下一层五个不同的子结点,故该笔顺树为一五叉树。根据汉字使用频率表(参见《中文信息处理系统》-陈增武、金连甫著),汉字使用频率甚不平均,所以该系统将具有高使用频率的字优先装入树结点,即越近树根高层结点中字的使用频率越高。树根结点为“的一是在了不和有”,据汉字使用频率表统计,此八字已占汉字使用频数的10.08%,笔顺树例见图2所示,根结点A内装八个字“的一是在了不和有”,A点具五个分叉指针,每一分叉指针代表一种不同的笔划,并指向各自的子结点。图中以h表示横,s表示竖,p表示撇,n表示捺、E表示折。如图2所示,点A的“横”分叉指针指向子结点B,B内装八个字,是在以横起笔的字中使用频数最高的八个(图中八字的横笔由黑线加粗)。结点B的分叉指针,例如B的“竖”指针,指向再下层子结点C。C点又装八个汉字,是在余下的以横为第一笔且以竖为第二笔的字中使用频数最高的八个,依次类推。

输入设备采用写入式设备(本方案亦可采用键盘输入),由写入笔、书写胶片及笔划识别程序组成。书写胶片见图3。图3中的书写片分写入区、单字选择区、偏旁选择区及文本编辑功能选择区四部分。每部分中(除写入区)各有若干选择项,每选择项为一小方格,格内绘有线码,用写入笔在线码上一划,系统即可识别出线码。写入区为线码阵列。写入片及写入笔由笔划识别程序支持。笔划识别程序接受自写入笔取来的信息,将用户在书写胶片写入区上的书写区分为横、竖、撇、捺、折五种笔划类型,传给笔顺树输入系统。工作开始时,输入系统首先在机内建立起笔顺树,笔顺树由一株无偏旁主树及二十几个偏旁子树组成,建成后,系统内搜索指针指向主树最高结点(根结点),屏幕显示出根结点的八个字(的,一,是,在,了,不,和,有)。用户可利用图3所示的单字选择将所要的字选出。当用户发现他要的字不在屏幕上所显示的八个字中时,如果他所要的字是无偏旁字,则只管按传统习惯将字写下去,而不用事先学一套编码方法。若他写了他所需要的字的第一笔,比如是“横”,则由笔划识别程序将“横”的信息传给系统,系统搜索指针从所在点沿其“横”分叉指针下走一步,至图2中B点。屏幕上显示出B点的以横起第一笔且使用频数最高的八个字,如所需字在内,则用图3中单字选择区将字选出;如所需字不在内,则可继续按书写习惯写第二笔,假设为“竖”,则如图2所示,系统搜索指针由B点沿“竖”指针再下走一步至C点,屏幕上显示出C点的八个字,如仍不在内,用户可继续写下去,直至该字出现。图3中所示的偏旁组合名分别为:

人体类:口囗齿耳足骨

行动类:立走辶廴饣食讠言见

框结构:宀穴门冂凵匚

器物类:片页舟车革瓦麻气

小动物:虫鱼鸟鼠贝羽

大动物:犭鹿牛马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渊泓,未经谢渊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