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中国纸牌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102010 申请日: 1987-03-31
公开(公告)号: CN87102010A 公开(公告)日: 1988-04-06
发明(设计)人: 苏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 苏泽华
主分类号: A63F1/02 分类号: A63F1/02
代理公司: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丁湘俊
地址: 湖南省长***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国 纸牌
【说明书】:

发明中国纸牌是一种兼有麻将牌、骨牌、朴克牌和桥牌四种牌类功能的牌具,属于纸牌游戏。

麻将牌游戏是在我国流传很广,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娱活动。麻将牌的前身是中国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兴起的“马吊牌”,而马吊牌又是由唐代文宗开成年间(公元836-840)贺州刺史李郃所制“叶子戏”发展演变而来的。追溯起来,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此种牌的玩法是:四人入局,各抓13张牌,利用牌面花色、数码的巧妙排列和变幻组合,创造赢的条件,抓紧取胜的战机,力争最先取胜。一副麻将牌共144张,其中花牌8张,多不用。常用的是136张,包括主牌(数码牌)108张,辅牌(“四风”、“三元”)28张。麻将牌常用五种不同材料制成:牛骨或象万镶嵌竹料;电木、胶木、塑料以及有机玻璃。牛骨或象牙镶嵌竹料的为老式牌具,以五分之三或二分之一的骨料配以竹料精嵌而成。有机玻璃是新式样中最好的一种。但目前不论是哪一种材料制成的麻将牌,其集合体积稍大,有一定重量,不便于携带,特别是在旅途、车船上均不便玩耍。

骨牌也是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牌具,其产生也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且流传甚广。该棋具32张,常用牛骨、象牙、竹子、乌木及塑料等材料制成。整付牌具分为三类,即长、点、幺类,四人入局,每人8张,按取牌人先后出牌,按同类大小或同类组合和不同类组合大小决定胜负。此牌具也较沉重,不便于携带。

朴克牌是一种纸牌,目前在全世界流行。从考证历史来看,朴克牌是中国发明的。唐玄宗年间(公元727年)纸牌首先出现在宫庭,供皇帝与宫女玩耍。后来流行到民间,并广为传播。中国纸牌可能在明代或宋、元时期由商人、传教士带到国外,西方受到启发,改制成朴克牌。1982年3月间,在中国上海锦江饭店俱乐部举行了一次规模巨大的亚洲桥牌盛会,美国《纽约时报》桥牌专栏主编艾伦,特拉克斯特先生向世界各地发出电讯说:“我们已经高兴地来到十亿人口的中国。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纸牌,中国是桥牌的故乡。今天,世界各地千百万人在享受着桥牌的娱乐,饮水思源,我们要感谢中国。向中国致敬!”朴克牌、桥牌的故乡是中国。但许多年人们有一种模糊认识,认为朴克牌、桥牌是欧洲人发明的,这是不对的。我们要正本清源,澄清人们的认识,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

本发明中国纸牌继承中国古代的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中国纸牌兼有麻将牌、骨牌、朴克牌、桥牌四种牌具的功能。中国纸牌全部用纸张制造。牌具轻巧、美观,便于携带,而且灵活、方便。在使用中国纸牌时,可听任人们的喜爱,选择其中一类牌具(麻将牌、或骨牌、或朴克牌、或桥牌。)进行玩耍,尔后又可斟换,中国纸牌不失旅游、行车坐船之便利牌具。中国纸牌既能以浓郁的乡土气息欣然进入群众家庭,又可以优美的艺术特色昂首荣登大雅之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麻将牌的制造

选取我国唐、宋、元、明、清诗词136句,另8首。以诗词句中带有的“千、百、十”三类代替老式麻将牌中的“索、万、筒”三类。取108张空白纸牌,将每一句诗语书写在空白纸牌的右上侧;在左下侧配以与诗语相应的中国国画;在空白纸牌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对称位置)书写“1千至9千”、“一百至九百”、“一十至九十”的字样,诗句取材如下:

(一)唐宋元明清诗词136句,8首。

暮雨虹霓一千尺    唐·杜牧:《仙人词二首》

步摇冠翠一千峰    唐·薜涛:《石山书事》

郭荷花一千顷 宋·苏轼:《泛舟城南》

柳条垂岸一千家    唐·刘商:《白沙宿窦常宅观妓》

地环苍海二千里    清·杨升:《五指山》

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杜甫:《古柏行》

黄鹤春风二千里    唐·陈陶:《送谢山人归江夏》

京口驻防二千里    清·陆高:《青州兵叹》

云遮剑阁三千里    唐·何赞:《书事》

湘江洛浦三千里    唐·杨凭:《湘江泛舟》

庐山瀑布三千尺    唐·曹松:《送僧入庐山》

未央宫里三千丈    唐·李商隐:《槿花》

连云栈外四千里    宋·    :《赴任嘉州》

铁鹿长樯四千里    清·沈用济:《笥沟早发》

风骚已极四千言    唐·方干:《赠上虞胡少府百篇》

电掣雷轰四千尺    清·彭士商:《水帘洞》

衔枚夜度五千兵    明·沈明臣:《凯歌》

剑壁门高五千尺    唐·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

悬岩直下五千尺    清·张问陶:《铁棺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泽华,未经苏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