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物诱变技术无效
申请号: | 87102015 | 申请日: | 198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2015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美娟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诱变 技术 | ||
1、一种诱导作物性状变异的生物诱变技术,即把病原微生物引入另一生物诱发突变,本发明的特征为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在寄主作物的营养生长时期,将生物诱变因子-植物病原引入寄主作物植株的生长点及其四周,使之产生较高频率的性状变异,然后在经诱变处理的M1代淘汰未发病(O级)和轻度发病(Ⅰ级)的个体,选留发病重(Ⅱ级)和严重(Ⅲ级)的植株,再在M2代中选择变异体,以创造有价值的育种材料。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诱变技术,其特征为作生物诱变因子的植物病原有真菌性病原菌,细菌性病原菌和病毒性病原等。
3、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诱变技术,其特征为作为生物诱变因子的真菌性病原菌和细菌性病原菌的制备,可直接获取作物感病部位的病原菌制成悬浮液,也可用当年或隔年分离培养的病原菌。
4、由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诱变技术,其特征为以当年分离的强毒菌株作诱变因子时,则需钝化处理或直接引入抗性材料。
5、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诱变技术,其特征为生物诱变处理的适宜温湿度应选择在一个使病原导致寄主缓慢致死的范围内。
6、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诱变技术,其特征为生物诱变因子的处理剂量应既能使病原接种上寄主材料,又要使发病过程的潜伏期尽可能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氧化物长导体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预制人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