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在带锈带油带水的钢铁构件上涂覆的油漆无效
申请号: | 87102047.5 | 申请日: | 198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16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向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吉凯 |
主分类号: | C09D5/08 | 分类号: | C09D5/08 |
代理公司: | 邵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崇建 |
地址: | 湖南省邵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锈带油带水 钢铁 构件 上涂覆 油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带锈带油带水的钢铁构件上涂覆的油漆。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型钢铁桥梁、输电铁塔、小型钢铁用具、钢铁构件的防锈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且越来越突出。据说每年约有10%的钢产量被锈蚀掉。带锈油漆问世以前,人们常用手工清除钢铁表面的油、水、锈后,再刷上红丹防锈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铁锈难以除尽,无法保证质量。后来发明了带锈油漆涂料,可在表面有一定铁锈的钢铁构件上直接刷漆,达到防锈目的。
目前通用的带锈油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转化型,它主要靠转化剂(磷酸和亚铁氰化钾或磷酸和单宁酸)将铁锈转化为有益的保护性物质;另一类是稳定型,它主要靠稳定剂(锌铬黄和磷酸锌)将铁锈形成络合物稳定下来,使漆膜覆盖在钢铁表面,达到防锈目的。但是,这两类带锈油漆尽管较红丹防锈漆有一定进步,能直接刷在带锈钢铁表面,却依然存在一个致命弱点:它不能直接喷涂在带油、带水的钢铁表面,还必须在喷涂前将钢铁表面的油、水除去。然而,大型钢铁桥梁、户外变压器、舰艇船只、露天管道,要将其表面的油、水擦净、并非容易。遇到有水,只好等太阳晒干或擦干,遇到钢铁表面有油,需要用碱或汽油清洗干净,才能喷涂防锈油漆,这样既影响施工进度,劳动强度很大,又增加经费开支,防锈效果欠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简化金属表面预处理,能在带油、带水、带锈的钢铁表面直接喷涂的油漆,要求它附着力强,抗候性好,防锈效果好。
本发明的带锈、带油、带水油漆,其组成重量百分比为:合成树脂45-55,转化剂8-12,稳锈剂14-34,活性剂1.5-5,添加剂3-5,辅助材料12-20,其最佳配比为5∶0.5∶2.4∶0.2∶0.4∶1.5。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后,通过研磨而成,合成树脂一般用醇酸树脂。最好用C01-1(湖南造漆厂生产),醇酸树脂具有较好的附着力,耐候性、耐温热、耐酸碱、耐溶剂性。并可顶一层底漆用,克服了油性红丹防锈漆,抗候性差、易老化、干燥慢的弊病。转化剂(磷酸和单宁酸)是使有害的铁锈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有用的材料,稳锈剂(锌铬黄和磷酸锌)通过漆膜中的缓慢水解作用,形成以六价铬为主体的阴离子络合物再与活泼的铁锈形成难溶的“杂多酸”络合物,从而使金属表面钝化。活性剂(烷基磺酸钠,天津市东方特种油品厂生产)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润湿性和除油能力,在这种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有一个亲水基团。还有一个亲油基团,它们的作用虽然不同,却是互相牵连共同作用的,钢结构表面主要是矿物油,其次是油脂之类,钢结构表面一旦与加入的活性剂接触后,活性剂中亲水基团就随着亲油基团的部份在油迹外面的水里溶解,这样油污就在活性剂分子作用下溶于水而被清除掉,并不影响漆膜干燥性和附着力,添加剂硬脂酸铝其作用是防止油漆中的颜料沉淀,改善施工性能,另外硬脂酸铝还具有较好的抗湿性能。因此,带锈带油带水油漆成功地突破了在钢铁表面既带锈(锈层厚度80微米以内),又带油(油膜厚度5微米以内)和带水(水膜厚度5微米以内)的情况下喷涂,是一种多功能油漆。
这种带锈带油带水油漆广泛用于建筑钢结构、车辆船舶、桥梁、户外变压器、重型机械及一些化工设备等带锈带油带水的钢铁表面作底漆用,亦可做成各种颜色的其它油漆,均有很好的防锈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可以用50克醇酸树脂液(湖南造漆厂生产)、3克单宁酸、12克锌铬黄、12克磷酸锌、2克烷基磺酸钠(天津市东方特种油品厂生产)、3克硬脂酸铝、1克氧化锌、15克辅助材料,即氧化铁和滑石粉,放在研钵中充分混合均匀后在三辊机上研磨到粒径在50微米以下,接入小搅拌桶中在高速搅拌下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15克醇酸树脂液(湖南造漆厂生产)于搅拌桶中,使其分散后,再把3克催干剂加入并充分搅拌。然后,用二甲苯、200汽油(醇酸漆稀释剂,茂门石油公司炼油厂生产)调整粘度,在涂-4号杯20℃时为50-80秒,最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2克磷酸,使其分散均匀、过滤、包装,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吉凯,未经向吉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最大熵谱估计的自适应动目标检测器
- 下一篇:改进的带阻尼器的弹簧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