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淘金方法及淘金机无效
申请号: | 87102108 | 申请日: | 198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2108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强 |
主分类号: | B03B5/02 | 分类号: | B03B5/02;B03B5/62;B03B5/6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衡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湖南省衡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淘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选方法及重选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处理含金矿物的重选方法及重选机械。
在由冶金工业出版社,<英>B·A威尔斯著的《选矿工艺学》一书中第十章,公开了几种重选方法及相应的重选机械,其中机动跳汰机和摇床选矿机均需要动力机直接作为该机械中的一组成部分,才能使它们的重选方法得以实现。这样,便带来了机械结构复杂、笨重、易损件多、噪音大、投资费用高等问题。因此,这些方法和机械只适合于大工业生产中使用,此外,一些无动力机直接参予的重选机械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赖克特圆锥选矿机是利用尖缩溜槽的原理来实现其选矿目的的,但是,这种重选方法及其机械选矿所得的精矿品位不高,只能用于初选矿物,而不能用于精选矿物。
现有技术中,半机械化或手工业选别含金矿物的方法仍然是原始的手动跳汰法和流膜尖洗槽法。采用手动跳汰法的淘金器具可见上述《选矿工艺学》一书中的第227页,而采用流膜尖洗槽法的淘金器具可见附图3。很显而易见,这些淘金器具均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选别后精矿品位不高等。
现有技术中的摇床选矿机及其工作的原理是本发明的最相关的技术。
如上述的《选矿工艺学》一书中第241页~247页公开了这种摇床选矿机及其工作原理,它的结构示意图可见于附图1。这种摇床选矿机由给矿器(2)、顺向给水器(3)、选别床面(1)、来复条(4)、动力机(5)、收集器(6)等组成。来复条(4)通常是平行于床面的长轴,其高度在给矿端最大,并朝另一端逐渐降低。最后有一小部分平滑床面。因此,来复条(4)的一端是不封闭的、与外界即床面是连通的。矿物由给矿器(2)给入选别床面(1)上,洗水由顺向给水器(3)给入选别床面(1)上,选别床面(1)由动力机(5)带动而作纵向往复摇动。其前进冲程慢,而回程快,这样,就使矿物颗粒沿平行于摇动方向的床面“爬行”。矿物在选别床面(1)上受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摇床运动的力,二是与该力成直角的水流膜的力。最终结果是,颗粒自给矿端斜向流过床面,而且因流膜的效应取决于颗粒的粒度和比重。颗粒就在选别床面(1)上呈扇形散开,较小较重的颗粒跑动得最快,直至远端的精矿收集器(7),而较大较轻的颗粒被水冲入沿选别床面(1)整个长度安设的尾矿收集器(25)。由于摇动作用,可见附图2所示。最细最重的颗粒落入底部,最粗最轻的颗粒在上部,层层颗粒受到新给矿的挤涌及洗水流膜的作用而跨过来复条,因为来复条逐渐降低,所以粒度越来越小而比重越来越大的颗粒就不断地同越过来复条的水流膜相接触,在床面末端的无来复区,即精矿收集器(7)而最终高集。由上叙述可知,摇床选矿机有几个不足之处:较粗较重的颗粒会将作为尾矿来处理,因此,它的回收率较低;由于摇床选矿机具备有动力部件。因此,使得结构复杂、笨重、易损件多、噪音大、投资费用高;由于其工作原理的限制,使得摇床选矿机一般只用于大工业生产中的精选程序中,因此,这种技术的工作范围有限。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这些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动力部件、选矿精矿品位高、回收率高、工作范围宽广,既可用于粗选,亦可用于精选的、结构简单、投资费用低的重选方法及重选机械;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上面第一目的中所述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劳动强度较低特点的、用于选别含金矿物的重选方法及重选机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的。
一种重选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选别含金矿物的重选方法,实现该方法必须具备有如下条件:该方法作用于一种重选机械上,该重选机械具备有一种形体母线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小于或等于25°的选别床面,若干根漩流条阶梯分布在选别床面上而形成漩流槽;当矿物沿着选别床面落下时,矿物受到一种沿选别床面倾斜方向的水的冲击力A;矿物还受到一种与选别床面呈一定夹角的水的冲击力B;所说的冲击力B是一种可以使矿物颗粒层松散,但又不能使最大最重的矿物颗粒跳离漩流槽的作用力。实现该方法还必须按如下过程进行重选:选别床面的矿物先经过第一级漩流槽,其中一部分矿物淤积在第一级漩流槽中,另一部分矿物跨过第一级漩流条而进入第二级漩流槽,这样,通过连续多级漩流槽后,剩下的矿物进入收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强,未经韩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除草活性的取代苯并呋喃和苯并吡喃
- 下一篇:光波导管的接线盒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