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变翼飞行玩具无效
申请号: | 87102199 | 申请日: | 198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219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8 |
发明(设计)人: | 任世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世钧 |
主分类号: | A63H27/01 | 分类号: | A63H27/01;A63H3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飞行 玩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飞行玩具,特别是可变翼飞行玩具。其特点是飞翼可以在飞行中自动展开。
过去的飞行玩具,不论是飞机形状的,还是飞鸟形状的,飞翼都不能自动在飞行中展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可以用弓、弹弓、火药或电力,像箭一样往天上发射的飞行玩具。当它在由上升转为下降那一瞬间,或速度变慢时,飞翼即可以展开,能象飞机或飞鸟那样在天空飞行或滑翔。
目的实现,可以通过飞行玩具中重块,在飞行玩具欲下落时的位置变动,将飞翼展开;也可以通过速度传感器(例如飞行气流对薄膜的压力因速度的大小不同,形成薄膜的位置不同,来作为电的开关之类的传感器),变换电路,将飞翼展开;也可以通过遥控开关,将飞翼展开或收拢。
具体结构原理,见附图。
图一和图二是飞翼展开时的俯视图。一个是有前后翼的,一个是三角翼的。图三和图四是以图一为例的飞翼展开操纵机构原理。图五和图六是以图一的Ⅰ-Ⅰ剖视为例,说明展开飞翼可采用的不同办法。
图一和图二中,机身(1)、翼筋(2、4)和翼膜(3、5)组成了可变飞翼玩具的基本外形。
图三和图四表明了操纵杆(10)位置的不同,可以收拢或展开翼筋(2、4)的原理。翼筋(2、4),一方面通过销(6、7)被操纵杆(10)带动;另一方面又在被带动时,还分别围绕左右销(8、9)旋转,形成图三的收拢状态或图四的展开状态。
翼膜(3、5)把翼筋(2、4)和机身(1)连接起来。翼筋(2、4)展开或收拢时,翼膜(3、5)相应地被打开或收拢。翼膜(3、5)也可以象折叠扇那样有骨架。
图五是采用重块(12)和弹簧(13)控制操纵杆(10)的方法。当飞行玩具处于基本垂直状态时(例如发射上升时),重块(12)的位置如图五所示;处于基本水平状态时(例如上升后处于抛物线顶部或欲下落时),重块(12)就会倒下,撞击到卡销(11)的一端。卡销(11)的一端如果是卡在操纵杆(10)的缺口处,弹簧(13)就被拉伸,操纵杆(10)固定。此时翼筋(2、4)收拢,如图三所示。卡销(11)受到重块(12)的撞击,卡入操纵杆(10)缺口一端就会脱落,在弹簧(13)的作用下,操纵杆(10)后移。此时翼筋(2、4)展开,如图四所示。
操纵杆(10)前移,可以用手推或其他方法解决;卡销(11)在弹片(14)作用下,卡入操纵杆(10)的缺口,翼筋(2、4)就重新收拢,飞行玩具可以重新送入天空飞行或滑翔。
重块(12)也可以和卡销(11)连在一起;当重块(12)下落时,卡销(11)也下落,在弹簧(13)的作用下,操纵杆(10)也会后移。此时可以省略弹片(14)。
弹簧(13)也可以和操纵杆(10)为一体。翼筋(2、4)的收拢或展开,除了用拉伸弹簧(13)的办法外,也可以另外用压缩弹簧(13)的办法。
图六是采用电磁线圈(15)和弹簧(13)控制操纵杆(10)的方法。线圈(15)不通电时,操纵杆(10)在弹簧(13)的拉引下前移,收拢翼筋(2、4);线圈(15)通电时,操纵杆(10)在磁力的吸引下后移,展开翼筋(2、4)。
线圈(15)通电与否,可以由传感器控制。例如,可以由图六的薄膜(17)来控制;薄膜(17)上附有导电体。
在飞行玩具快速升空时,薄膜(17)被气流推动,与触点(16)脱离,线圈(15)无磁力,操纵杆(10)被弹簧(13)拉向前,翼筋(2、4)收拢。在飞行玩具升速变慢时,薄膜(17)复位,与触点(16)相接,线圈(15)有磁力,操纵杆(10)被磁力拉向后,翼筋(2、4)展开。在飞行玩具落地需要收拢翼筋(2、4)时,可以有一个能自动复位的手按钮串联在电路上,切断电源。在发射飞行玩具时,手拿着被按下的按钮处,电流被切断,翼筋(2、4)收拢。发射后,按钮离开手自动复位,电路由传感器控制。
线圈(15)可以由遥控开关控制。
线圈(15)和弹簧(13)的位置可以对调。
图六中的弹簧(13)也可以由电磁线圈代替。在操纵杆(10)前后都是线圈时,除了用传感器外,也可以用遥控开关,控制前后线圈的通电与否,来控制翼筋(2、4)的收拢和展开。
图三、四、五和六是说明图一有前后翼结构的,原理和方法也适用于图二的三角翼结构。
图一和图二的飞行玩具是单层飞翼结构,它们演变成双层飞翼结构时,原理和方法也同样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世钧,未经任世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足浴液及其配制方法
- 下一篇:可溶性珍珠全成分制剂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