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箱下沉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2338.5 | 申请日: | 198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7277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3-21 |
发明(设计)人: | 荻本博美;加岛丰;近藤纪夫;井上正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建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纪萍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箱 下沉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由钢筋混凝土或诸如此类材料制造的沉箱下沉埋入地下的方法。
从广义上来说,采用有关方法下沉的沉箱可以被有效地用来埋设一水箱或类似物件深入地下,形成一伸入地下的竖井等等。
一般,所参照的典型沉箱包括开口沉箱和气压沉箱、竖井桩等等。此类沉箱下沉的方法为,例如,使用一抓斗之类的挖土机开挖一个比较深的竖井,沿易塌陷的竖井周壁放置沉箱的斜削底部边缘、使竖井的周壁在沉箱斜削底部边缘的下方马上塌陷以完成沉箱的下沉。这种沉箱下沉方法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当地面含有不均匀层或杂质时,沉箱会倾斜而恶化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企图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业已在日本专利公告第43532/1983号上由梯.娜嘎伊(T·NAGAI)等人提出,其中许多砂柱或砾石柱在沉箱埋设现场被预先垂直地埋入地下,沉箱的斜削底部边缘被放置在这些柱上,形成立柱的砂或砾石和各在砂或砾石柱之间形成地平的泥土一样被移除以逐渐地下沉沉箱。在这种情况下,与没有措施的沉箱下沉方法相比,不希望有的沉箱倾斜可以减小,但是在此方法中仍然遗留许多问题,所以,既使尝试在维持其正常位置的情况下下沉沉箱时,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也不能被改善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特别在前述日本专利公告的沉箱下沉方案中,大量的圆形竖井基本上沿一环形轮廓形成并将砂或砾石投入各个竖井,此时,土层仍然残留在竖井之间以致在凡含有形成地层不均匀土壤或杂质区段的任何地方,沉箱可能发生倾斜。此外,为求确保砂或砾的移除区,各竖井被建成比沉箱的斜削底部边缘的厚度大得多,但竖井的内径较大需要麻烦更多的头一道工序并要增加砂或砾石的需求量。此日本专利公告被认为适用于大直径沉箱,但是,高度准确地沿一环形线开挖大量竖井要求充分控制有关的竖井的挖土位置非常麻烦。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沉箱下沉方法,可以在准确地维持沉箱的正常位置时有效地下沉沉箱从而不会产生任何倾斜,因此,待投入地内以用来支承沉箱底部的砂或砾石的需求量可明显地减少而下沉方法可以简化且非常安全。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将通过提供一种下沉沉箱的方法达到,该方法包括几个步骤:大致在下沉沉箱入地的现场地面上挖掘一条支承凹槽,凹槽最好被挖成具有至少同沉箱一样的平面形状,将可以支承沉箱但很容易自行塌陷的支承物投入支承凹槽直至支承凹槽顶部、将沉箱放置在已投入支承凹槽中的支承物上,并与支承物对准,接着移除在支承凹槽内的支承物,实际上将沉箱下沉至支承凹槽的底部区域。
尤其是,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案中,具有与沉箱相同的形状并且其内填有诸如砂或砾石之类支承物的支承凹槽被保持面向沉箱的整个底部,含有不均匀土壤或杂质的所有泥土被移离位于沉箱下方的部位,这样,在准确地维持其正常位置的情况下,沉箱下沉。另外,作为一明沟,这种支承凹槽的宽度选定等于沉箱的壁厚,支承物质的需求量可以大幅度减少。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在参照附图所示的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清楚地阐明如下。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下沉一开口沉箱的方法的简图;
图2(a)至2(j)示出了在图1的沉箱下沉方法中一支承明沟的形成步骤;
图3(a)至3(c)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一气压沉箱下沉方法的简图;
图4(a)至4(h)是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沉箱下沉步骤的简图;
图5(a)至5(h)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沉箱下沉步骤的简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显著特点之一,具有与沉箱外形相同平面形状的支承明沟在沉箱待埋入的地内形成。更具体地说,支承明沟10根据沉箱的外形施工成宽度“d”等于或稍小于待埋入沉箱11的壁厚“t”,并挖掘到沉箱11的预定埋设位置所需的标高。在本实施例中,沉箱11本身是一种开口型沉箱在其下端构成斜切的底部边缘12。当明沟10的挖掘工作一完成,象砂、砾石或诸如此类可以支承沉箱11的支承物13就被投入支承明沟10直到明沟被此物质完全填满至其顶部,这种支承物只要被固定在明沟10内就能架住沉箱但不然又很容易塌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建设株式会社,未经大丰建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机编码遥控升降式地下保险柜
- 下一篇:无缝定向管定向槽螺旋角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