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工业生产邻羟基苯甲醛的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2469 | 申请日: | 198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06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文贤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化学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周鼎 |
地址: |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生产 羟基 甲醛 新方法 | ||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邻羟基苯甲醛的工艺方法。是在从邻甲酚出发经酯化、氯化、水解三道工序制得邻羟基苯甲醛的工艺路线的基础上,采用了最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物料配比。在水解工序中使用了有效的扩散剂,使氯化物能均匀而充分地与水作用以利于反应进行完全,而付产物形成松散而细小的粒状残渣,既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又有利于残渣的清除。本法反应各步不使用溶剂,中间体不需要进行中间处理。
本发明是一种工业生产邻羟基苯甲醛的工艺方法。特点是在从邻甲酚出发经酯化、氯化、水解三道工序制得邻羟苯甲醛的工艺路线的基础上,采用了最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物料配比,并且在水解工序中使用了扩散剂,特别是亚甲基双萘磺酸钠(NNO),使水解中氯化物能均匀而充分地与水作用,反应进行完全。由于加入了扩散剂,付产物形成松散而细小的粒状残渣,既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又有利于残渣清除,改变了水解过程中树脂高聚付产物结块凝聚在反应器壁上难以清除,且在结块中包含大量未完全水解的物料使其不能继续反应的现象。
以往制备或工业生产邻羟基苯甲醛一般可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从苯酚出发经苯酚-氯仿法或苯酚-氯化碳高压合成法制得邻羟基苯甲醛,这些方法虽工艺简单,但存在着收率较低,原料消耗大,含酚废水不易处理,工艺要求采用高压设备等缺点。硼酸酯路线比较新,但工艺复杂,且需使用钯/碳催化氧化剂,价格昂贵(工业经济价值不高)。此外,还有人研究过苯酚,甲醛一步合成法,经工业装置的试生产表明:其反应时间长,收率,产量低,效果也不理想;另一类是从邻甲酚为原料的合成方法。采用此法原料易及,价格低廉。从邻甲酚出发经酯化,氯化和水解反应制得产品。因为酯化工序所形成的酯化保护基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路线,主要有三种见表一
勃力通法由于用光气作原料,来源有限,储运困难,生产危险大,磷酸酯法和醋酸酯法无论是从收率,原料成本,还是反应条件方面考虑,人们都认为前者更优越。
本发明正是基于磷酸酯路线,为克服上述种种缺点而作出改进的。
上述任务是通过采用了最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物料配比,并且在水解工序中使用扩散剂的方法完成的。
本法生产邻羟基苯甲醛,在酯化工序中,采用了配有搅拌,迥流冷凝器及气液分离器的反应釜,将邻甲酚与三氯氧磷按1∶0.502~0.54最好1∶0.502~0.52(摩尔数)的比例一次投入釜中;按邻甲酚∶氧化镁=1(摩尔)∶0.1(克)~0.2(克)最好是1(摩尔)∶0.1(克)的比例投入适量的催化剂(氧化镁)。在4~8小时内使反应系统升温至150℃~180℃最好是170℃~180℃。首先在1小时内使系统升温至80℃,4小时内升温至130℃,2小时内再升温至170℃左右。保温1~3小时,至反应完全。严格的原料配比以及对升温速度的控制,保证了酯化产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在最适当的范围内(二酯含量>65%)。
氯化工序采用搅拌式鼓泡反应釜以强化传热以及促进气液两相混合,采取负压操作,便于氯化氢及时排出并防止釜内气体溢出。将酯化物料一次投入氯化釜,升温至150℃时让氯气从搅拌浆下方连续鼓泡进入反应釜,调节流量以使气,液分布处于最佳状态通氯量一般在50~150克/千克酯·小时,最好控制在65~90克/千克酯·小时的范围内,釜压保持在960mmH2O左右,温度保持在190℃~200℃的范围内。通过测定反应物的比重,含氯量来控制反应终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化学工业研究所,未经武汉市化学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芥酸生产工艺
- 下一篇:生态室,特别是生态室盆景及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