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腔道早期癌瘤印模诊断用器材无效
申请号: | 87102526.4 | 申请日: | 198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40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仝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仝树德 |
主分类号: | A61B5/103 | 分类号: | A61B5/103;A61B5/00;A61B5/06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舒万淑,尚理琛 |
地址: | 河南省登封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道 早期 印模 诊断 器材 | ||
本发明涉及医学诊断用器材,特别是一种应用于人体大肠、食道、贲门、咽等腔道以外突性为生长方式的早期癌瘤印模诊断的器材。
外突性生长方式的癌瘤,常见于皮肤、粘膜、腔性器官。众所周知,癌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很不容易,尤其是腔道内的细小癌瘤,由于处于机体深部。给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研究掌握癌瘤的生长演变,带来重重困难,目前较为先进的内窥镜、脱落细胞学等诊断用器材,仍不能完全适应癌瘤早期诊断和医学研究的需要。
内窥镜检查具有能直接观察到癌瘤大体,组织颜色,病变真实情况等优点,但也存在下述缺点:
1、仪器和装置较贵重,结构复杂,不易操作,不利于普及普查,2、受有机体制约,不能任何人、随时、随意进行观察研究分析,检查的准确可靠程度,如是否漏诊,很难证明。3、本身视野小,需不断更换镜头位置才能观察,加上腔道收缩多皱折,对细小病变易漏诊,再者视线的角度也影响清晰度及准确可靠性。4、刷取的细胞零乱,缺乏原位可对比性,组织标本与组织形态是脱节的,不能相互印证。5、无法对肿瘤大体进行较精确的体积、面积、直径等数据测量。6、照象记录是缺乏整体完整、失真的平面图片,无法显示各个肿瘤的真实立体形态,确切位置,具体数目,难以掌握癌瘤大体细微变化及发展演变。
美国COOK等人通过回顾大肠诊断史,为克服X线、内窥镜、细胞冲洗等检查方法存在的缺点,在美国US-3247841号专利说明书中,提出采用一种由装有可凝固成型的液态材料和一个内有催化剂的可裂开的容器的塑料袋、一根与塑料袋相连的管子组成的装置,使用时,将管子插入直肠内,挤破装有催化剂的容器使催化 剂与液态材料混合注入直肠,液体膨胀且凝固,形成体腔形态复制品模型,用来检测和分析腔内细小病变。但此种装置存在如下缺点:1、可凝固成型的液态材料和催化剂不易充分混合均匀,2、在催化剂与液态材料混合注入直肠所产生的液体膨胀压力下,未固化的液体易从肛门漏出,肠腔中存在的气体不易排出体外,以上因素均影响模型对细小病变的显示和较精确的检测分析。
美国US-3707146号专利说明书中所述医用诊断装置,针对上述缺点进行了改造。此种装置由一个可插入腔内的导管,附属在导管上的气囊、护缘套、排气管,一个与导管相连的内装有搅拌器、液体塑料材料、分装的催化剂盛液容器等组成,虽克服了US-3247841号专利说明书中所述装置的缺点,制成的腔内结构复制品塑料模型,具有柔软有弹性、可长期保存等优点,但因具有这种优良性能的模型是由液态的塑料、橡胶等材料,临使用时加入催化剂,形成一种快速成型的塑性材料,再将这种塑性材料注入腔体内所形成的,因而具有如下缺点:1、需较复杂的注入装置,此种注入装置重复使用不便,2、能精确的反映腔内细小病变的塑料模型的表面必须致密光滑,但不利于病变分泌液、组织标本附着、渗入到塑料模型上,3、用注入的方式把流动性很大、具有一定膨胀压力的液态材料注入腔体,除不易密封的腔道无法应用外,对于生理条件较复杂的食道更不能使用;4、实体模型收缩有限、取出较困难,如带蒂息肉易被成型材料包理、拉断引起大出血,使某些疾患无法使用。
脱落细胞学诊断,目前采取细胞的器具如食道、结肠拉网等虽具有简易而有效的优点,但它仅属于单纯的细胞形态学诊断、同时 也还存在不能定位或不能精确的定位,不能排除粪便杂质污染,采取的细胞是个别零乱的,无法进行比较。在细胞的形态不够典型,特征不明显时很难确定其性质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适应医学诊断和研究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临床、科研要求,根据口腔制作工作模型原理及优点,利用印模材料的凝固性、粘性和吸水溢水性,为部分腔道以外突性为生长方式的早期癌瘤的发现,诊断和医学研究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操作迅速简便,诊断准确可靠,对诊断部位无损伤,便于在基层单位普及和大面积普查的一次性和重复性使用的诊断器材。
现结合附图对该发明作如下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内装印模材料的瓶式注入器示意图。
附图2是瓶式注入器的瓶盖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注入器插头局部剖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印模取出条示意图。
附图5是注入器插头与注入瓶卡装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筒式注入器结构纵向剖面图。
附图7是本发明套管式中空印模器结构纵向剖面图。
附图8是本发明加支管的套管式中空印模器部分结构纵向剖面图。
附图9是双腔导管尾端部分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内藏式中空印模器结构纵向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仝树德,未经仝树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饱和烃类脱氢用铂、锡、锂、硫催化剂
- 下一篇:使用变换编码的电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