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液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7102639 | 申请日: | 198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2639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23 |
发明(设计)人: | 喜多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彦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系统 | ||
本发明主要是关于可在静液压变速箱和液压自动变速箱(HST、HMT)等传动装置中使用的,也可以在各种液压机械领域中使用的液压系统的。
上述HST、HMT等传动装置中采用的液压系统一般由输入侧的液压泵和输出侧的液压马达构成的成对主液压回路连成闭路系统。上述液压泵和液压马达都是变量型的,可以进行无级变速,而且,在这种液压系统中,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变量的控制大都采用液压先导控制方式。这种控制方式用配备液压执行元件的伺服机构来改变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斜盘角度和油缸筒的偏心量等等。作为它的液压源,需配备专门的辅助泵。
可是,设置了这样的辅助泵后,带来了部件数量增多,构造复杂等问题。因此,考虑在上述主液压回路中设置滑阀,由主液压回路的高压侧引出液压作为变量控制用的控制压,从而省去上述辅助泵。但是,在传动装置中使用的这种液压系统中,当处于空挡或其附近位置时,上述两种液压回路中的压力都降到了充液用的增压,在通常的设定条件下,已不可能使控制变量的液压执行元件工作。在这种液压系统中,为了防止在液压泵的进油端产生气穴,把从增压泵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增压回路供给主液压回路的低压侧。在仅以防止气穴为目的的情况下,这个增压通常设定在5公斤/厘米2以下。可是,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变量控制却需要较高的压力,例如必须有20公斤/厘米2以上的压力。因此只有通过把增压设定到较高的值才能进行这样的控制。但,这样的话,在上述主液压回路中无论哪一方是在高压力下的普通运转条件下时,即处于不需要用增压来使变量控制元件工作的运转情况下,将使增压泵消耗过多的动力,造成能量的大量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
本发明就是一种能实现上述目的的,根据两条主液压回路间的压差来改变增压的液压系统。本发明的液压系统的特征是具备下列液压回路和装置: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接续成闭路状态的成对的主液压回路;把增压泵输出的压力油供给主液压回路低压侧的增压回路;从主液压回路的高压侧引出先导控制压,使辅助执行元件工作的先导控制回路;只有在两条主液压回路间的压差低于设定值时才提高增压回路压力的增压调节装置。
借助于这种结构的液压系统,无论哪一侧的主液压回路的压力高,只要两主液压回路间的压差高于设定值,就可以从高压侧的主液压回路引出先导控制压,通过这个先导控制压使进行变量控制的辅助执行元件工作。同时,增压保持在规定的低压力值。
另一方面,当两主液压回路的压差低于设定值时,可借助于增压调节装置的作用来提高增压。因此,上述辅助执行元件就能以增压或维持在增压以上的系统压力作为先导控制压进行工作。
这样,既不需设置辅助泵,又不必过于提高增压泵的动力消耗就可以使辅助执行元件正常工作。
第1图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说明图。第2图是表示同一实施例中增压调节装置的剖面图。第3图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系统说明图。图中各标号代表:
1……液压系统
3……液压泵
5……液压马达
6、7……主液压回路
9、10……辅助执行元件
11……先导控制回路
13……增压泵
16……增压回路
17……增压调节装置
21……溢流阀
22……执行元件
23……高压选择阀
70……增压调节装置
以下,参照第1图和第2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第1图概略地表示了在HST、HMT等传动装置中所采用的液压系统1。
这个液压系统1是把由发动机2驱动的液压泵3和驱动行走单轮4用的液压马达5用成对的主液压回路6、7连接成闭路状态而成的。液压泵3和液压马达5的构造为变量式,借助于辅助执行元件9、10的推力,改变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液压缸缸筒等的偏心位置,可以使排量在正负两个方向无级变化。辅助执行元件9、10是以液压作为动力源而进行工作的,通过先导控制回路11与上述两条主液压回路6、7连接,即,先导控制回路11通过滑阀12与两主液压回路6、7连通,于是主液压回路6或7中高压侧的液压就通过这个先导控制回路11供给辅助执行元件9、10作为动力源。此外,为了防止在液压泵3的进油侧产生气穴,把增压泵13输出的压力油通过在分支后装有单向阀14,15的增压回路供给两主液压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