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液氮温区超导线材,带材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2731 | 申请日: | 198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2731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朱道本;王德禧;吴培基;刘杰三;陈德俊;候可悦;姚幼新;方万全;武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29/12 | 分类号: | C22C29/12;C22C1/04;B22F3/16;H01B1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严舫,许淑芳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氮 超导 线材 及其 制法 | ||
1、一种液氮温区的超导线材,带材,其中含有y2O3、BaO和CuO2其特征在于组成(重量份)为
0.2~1.8 y2O3
0.2~1.8 BaO
1 CuO
其线材的线经为50μm~10mm,其带材的厚度为50μm~10mm。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线材和带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1)制备超导粉料用
(2.1.1)干法的工艺是
(2.1.1.1)将y2O3BaO和CuO按重量份为0.3~1.8∶1.1~1.8∶1机械混合,然后
(2.1.1.2)在850~1100℃下,烧结4~8小时,然后
(2.1.1.3)进行粉碎
(2.1.1.4)再反复(2.1.1.2)(2.1.1.3)工艺二次以上制得超导粉料;或采用
(2.1.2)湿法的工艺是
(2.1.2.1)将y2O3BaO和CuO按重量份为0.2~1.6∶0.2~1.6∶1制成混合盐溶液,经
(2.1.2.2)草酸盐共沉淀得细粉料,经
(2.1.2.3)洗涤,干燥然后
(2.1.2.4)在850~1100℃烧结4~8小时,得到超导粉料
(2.2)将超导粉料倾入石蜡和硬脂酸混合液中,并在80℃以上搅拌混合,进行表面处理,
(2.3)挤出料的制备工艺
(2.3.1)将处理过的超导粉料倾入溶有一种高分子粘合剂的有机溶剂中,搅拌均匀,蒸发除溶剂,然后
(2.3.2)在辊压机上反复辊压再
(2.3.3)在50~200kg/cm2压力下压成园柱体,或直接填入压芯机中在
(2.3.4)压力为50~2000kg/cm2温度40~230℃挤出直径和厚度为50μm~10mm线材或带材的前躯体或再经多道辊压机挤压成厚度为50μm~10mm的带材前躯体;
(2.4)对超导线材和带材的前躯体进行热处理定型,
(2.4.1)室温真空予处理1~3小时,
(2.4.2)100~300℃真空处理3~4小时,然后在
(2.4.3)空气中程序升温至850~1100℃ 4~8小时经
(2.4.4)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超导线材和超导带材;
或用氧化钇、氧化钡和氧化铜按上述相同组份范围和2.2~2.4相同工艺方法直接烧结成线材和带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超导线材和带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石蜡含量为超导粉料重量的3~7%和硬脂酸含量为7~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超导线材和带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分子粘合剂含量为超导粉料的3~8%。
5、如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制备超导线材和带材的高分子粘合剂,如聚乙烯醇,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等),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酯,某些合成橡胶(乙丙橡胶,顺丁橡胶,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丁苯橡胶等)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超导线材料和带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2.3.1)所述的有机溶剂或增塑剂如石油醚,环己酮,甲乙酮,乙醚,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