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喷气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87102778.X | 申请日: | 198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567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邓大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大贤 |
主分类号: | F02C3/14 | 分类号: | F02C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家银 |
地址: | 四川省大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喷气 内燃机 | ||
1、一种离心喷气内燃机,它由动力轴(1)、冲击架(5)、废气罩(6)、左壳盖(12)、右壳盖(13)、汽化器(18)、点火系统、冷劫系统、润滑系统和支承机架(56)组成,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个内盘有离心压缩气缸(3)与动力轴空心(1-1)直通、中盘有燃烧室(4)和受配气盘(46)控制的燃气进气及燃烧气排气旋塞阀(9、11)、边盘有燃烧气喷气口和提高热能转换率的三段波状及冲槽(2-1、2-2、2-3)以及冷水喷射出口管(16-3)向燃烧和高温喷气流引起的炽热金属体喷水降温并被汽化补助喷气流的离心压缩喷气动力盘(2),一个控制进燃气、排燃烧气旋塞阀(9、11)并使燃烧室(4)按时进排气的配气盘(46),一个与密封动环(20)转动密封连接并接通混合燃气出口、连接冷水总管(16-1)的密封定环(19),一个与密封定环(19)转动接触并接通润滑油总管(17)、混合燃气、冷水管(16-1)到动力轴空心(1-1)的密封动环(20),动力轴(1)的空心(1-1)内有通过密封动环(20)引入的混合燃气、冷水管(16-2)、润滑油管(17-1)分别以出口、支管(16-3、17-2、17-3、17-4)引到动力盘燃烧气喷气口部(2-1)、动力轴的轴承(14、15)和排气阀装置(55),冲击架(5)与动力盘(2)之间形成曲折环形排气通道并使三段圆形波状冲击槽(5-1)与动力盘波状反冲槽(2-1、2-2、2-3)相对置,废气罩(6)位于冲击架(5)的外圆有利于喷气排气,冷却系统有向炽热金属体喷水的冷水喷射出口管(16-3),有配合实用可靠的汽化、点火和润滑系统,以及上述零件和系统等有机组合而成为一个效率高输出动力大节约燃料和结构简单造价低的离心压缩喷气内燃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它的动力轴(1)是一根左空心右实心的直轴,轴两端通过轴承(14、15)转动支承在左、右壳盖(12、13)上,右端轴上与输出动力的皮带轮(4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中部套有一个离心压缩喷气动力盘(2)并用法兰盘(36)固定在动力轴(1)上,动力轴空心(1-1)与汽化器(18)、离心压缩气缸(3)直通,左端与密封动环(20)固定连接,通过密封动环进入冷却水管(16-2)、润滑油管(17-1)并以支管穿过空心轴壁分别进入离心压缩喷气动力盘(2)和左、右壳盖轴承(14、15),右端面上有摇发动机的凹槽(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离心压缩喷气动力盘(2)是由一个带反冲槽的厚形金属盘和1个或多个瓶状气缸(3)、进排气支管(8、10)、进排气旋塞阀(9、11)、带齿轮(38、50)的万向叉旋塞转杆(37、49)、带轴的扇形齿轮(40、53)、火花塞(7)、冷却水管(16-3)及单向伐(34)等有机组合而成为一个进气压气点火爆发和喷射排气推动自身旋转的动力盘。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瓶状气缸(3)位于盘心到边缘的1/3半径上呈辐射状,瓶口与动力轴空心(1-1)相通,瓶底与进气支管(8)相通。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旋塞阀(9、11)的旋塞腰有一个通气的通孔,其旋塞大头有万向叉与带齿轮(38、50)的旋塞转杆(37、49)的万向叉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扇形齿轮(40、53)的扇形齿与旋塞转杆齿轮(38、50)啮合,其扇柄伸出动力盘右侧面外与配气盘(46)的配气凸出圆环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旋塞转杆(37、49)和扇形齿轮轴(41、54)上固定有回位弹簧(39、42)。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动力盘的外边缘带有三段圆形反冲槽(2-1、2-2、2-3),其反冲槽(2-1)的位置和形状与冲击架的冲击槽(5-1)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冲击架(5)是一个圆形环状体,其两侧面与左、右壳盖(12、13)固定连接,内面中部的凹形槽是波状形冲击槽(5-1),两边部有排气孔(5-2)与废气罩(6)相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废气罩(6)是一个带有1个或2个出气管口的半圆形环形罩,它位于冲击架(5)的外圆周,并与架的排气孔(5-2)相通,底面两侧边分别与左、右壳盖(12、13)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大贤,未经邓大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27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锁电磁阀
- 下一篇:层压材料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