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隐蔽型防盗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103056 | 申请日: | 198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056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漆向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漆向其 |
主分类号: | G08B13/26 | 分类号: | G08B13/2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郭肖凌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蔽 防盗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隐蔽型防盗报警装置,适合金融机构、保密机构、商业机构及家庭防盗用,尤其适合银行营业厅和办公室等经常有人进出、可能会突然发生抢劫事件的场合。
已有防盗技术有利用雷达、红外传感报警等,这类技术均用于较高级别的防卫。由于其成本高,不能为全社会普遍采用。
美国专利(专利号4186362)涉及了一种可靠性较高的防盗报警装置,是利用磁敏开关元件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启动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一种由普通电子元器件构成的安全、可靠、体积小、成本低廉,不为盗窃者发现的隐蔽型防盗报警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隐蔽型防盗报警装置,包括振荡、高放、检波、低放、直流电源等电路及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振荡器的电参数调整在使振荡器低于其振荡频率低端的不振荡的临界状态,用于接入人体电容的传感器置于高放反馈支路上,反馈支路上有一电感线圈,一端与高放输出端相连,一端与数个对地绝缘的金属体传感器分别串联连接。
为了隐蔽,金属件传感器应与大地绝缘地置于墙壁较浅层(数公分)、地毯下以及桌内、柜内、抽屉内,或将存放了机要文件、贵重物品、货币等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小件箱、柜和被绝缘安装在桌、柜、门之上的锁柜等等作为金属传感器,当有人接近(或接触)这些传感器时,人体(不分盗窃者或是发信号人)的对地电容立即被传感器接入振荡器的反馈支路,同时,人体对振荡线圈的电容也影响振荡器电参数发生变化,使振荡器由不振荡状态进入振荡状态,使音响装置发出报警声。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也是一种隐蔽型防盗报警装置,包括振荡、高放、检波、低放、直流电源等电路及音响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放电路的反馈支路上有一电感线圈与一固定电容器相串联,该固定电容器与一开关支路相并联,此开关支路由数个串联在一起的开关组成,每个开关由两片彼此独立的金属体构成,振荡器调整在当开关支路短路时处于不振荡状态,而当开关支路开路时则进入振荡状态。
在反馈支路上串联一个电容器,使反馈支路电参数变化,其结果使原来处于低于其振荡频率低端不振荡临界状态下的振荡器进入振荡状态,该振荡信号经处理后送至音响装置,使其发出报警声。根据此原理,本发明在反馈支路上的固定电容器与数个串联在一起的、由两片彼此独立的金属体构成的开关相并联。每对构成开关的两片彼此独立的金属片可分别固定在门、窗、柜、抽屉等的固定与移动的两部份的相应位置(若门、窗、柜等为金属材料时,应将开关片用绝缘物绝缘),并将数个金属片开关彼此串联连接。当关闭门、窗、柜、抽屉等时,彼此独立的两片金属片互相接触,开关闭合,整个开关支路短接,反馈支路上的固定电容不起作用,振荡器不起振,音响装置也不呜叫。当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将门、窗、柜、抽屉中任何一个打开时,安装其上的金属片开关彼此分离,该开关打开,整个开关支路断路,反馈支路上的固定电容立即被接入反馈支路;振荡器也立即起振,音响装置发出报警声,达到防盗报警目的。为防止误动作,使用本防盗报警装置者应在不使用该防盗报警装置时切断反馈支路。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如下:
图1为隐蔽型防盗报警装置电原理图。
L1、C1组成LC振荡电路,BG1为高频放大器,BG2为三极管检波器,BG3为射极跟随器,用作音频功率放大。由BG1集电极引出一反馈支路,其上有反馈电感器L5和人体电容C4。在人体未接近反馈支路对地绝缘的传感器时,人体电容未接入反馈电路。LC振荡器调整在低于其振荡频率低端的不振荡的临界状态。BG1与BG2之间用高频变压器B1耦合,以实现较好的阻抗变换。射极跟随器的输出由输出变压器B2耦合至音响电路。三个晶体三极管只用了一个偏流电阻R1。
音响电路由R2、R3、R4、C5及电子门铃组成。R3为可变电阻器。当R3充分大时,门铃不响,若将R3反时针调至某较小电阻临界值并稍反转至不发声,此时,若防盗报警装置瞬间动作加于门铃时,则门铃长呜不息;若在原有电阻值上再大角度反时针调节,则门铃约响20秒后停呜。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如下:
图2为另一种方案的隐蔽型防盗报警装置电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漆向其,未经漆向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撞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同步重复扫描变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