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垂直磨碎机无效
申请号: | 87103124 | 申请日: | 198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124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池渊严;中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保田铁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2C17/16 | 分类号: | B02C1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文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磨碎 | ||
本发明涉及的是垂直磨碎机。
图4表示的是公开在日本专利申请第39-5584号中的此类传统的磨碎机,其中一个垂直的螺旋轴2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垂直壳体1中,在该壳体1中还注入有磨碎介质b(比如钢球)。当螺旋轴2转动时,将需要磨碎的材料a供入到该壳体中,利用该材料和磨碎介质之间的摩擦使该材料磨碎成细小的颗粒,所产生的细小的颗粒C由流出壳体1的空气或水带走。采用传统的磨碎机,该空气或水流是经过该壳体侧壁上的开口引入到该壳体1的底部的,并且与细小的颗粒一起在该壳体的顶部离开壳体。由于空气或水流是从该壳体底部一侧送入该壳体的,所产生的细小颗粒就会如图4中点划线表示的那样不均匀地分配,也就不会稳定地排出该壳体,因此对于一个较大尺寸的装置来讲,生产效率比较低,容量比较小。
图5表示的是公开在中国专利申请第85107923号中的另一种磨碎机,该磨碎机包括一个可旋转地安装的中空的旋转轴2,它适于使流体向下流经该螺旋轴,而从该螺旋轴的底端开口沿各个方向均匀地散入壳体1。这种结构保证了需要处理的材料的均匀分布,由此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这种磨碎机有个缺点,即用来驱动螺旋轴和用来向螺旋轴内供给流体的各种零部件,都要安装在伸出该壳体顶部的该螺旋轴的顶端,这就使磨碎机的结构变得复杂了。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改进的垂直磨碎机,这种磨碎机能够保证颗粒在壳体内的均匀分配,而不需要在该螺旋轴上安装许多个部件。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垂直磨碎机,在壳体底部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一个携带所产生的颗粒的流体进口。
当该螺旋轴转动时,如前所述,将需要磨碎的材料供入到该磨碎机壳体中,利用该材料和磨碎介质之间的磨擦使材料磨碎成细小的颗粒。当空气或水流经该壳体底部的进口送入该壳体时,就会在该壳体中向上流动,并且携带着所产生的颗粒在该壳体的顶部离开壳体。
从下面参照附图的叙述中将会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目的,其中:
图1和2为本发明第一、二和四实施例的垂直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垂直剖面图;和
图4和5为先有技术中的磨碎机的垂直剖面图。
[第一实施例]
首先参见图1,一个垂直磨碎机包括一个顶部和底部封闭的垂直筒形壳体10以及一个借助于推力轴承等支承在筒形壳体10中的螺旋轴11。螺旋轴11延伸穿过壳体10的顶部,并且由一个马达(图中未示出)驱动旋转。螺旋轴11的底部是中空的,并且在该底部上形成有若干个小孔25,用来调节或阻滞流体流出螺旋轴11底部的流动速度。该小孔的数量及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这些小孔也可以略去。
在壳体10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进口12用来输送磨碎介质b,还设置有一个进口13用来输送需要磨碎的材料a。经过进口12,将诸如陶瓷、砾石或钢球等磨碎介质注入到壳体10内,使之达到图1所示的高度L。经过进口13,将需要磨碎的材料借助一个螺旋输送器或类似手段注入到壳体10内,保持气密状态。当螺旋轴11转动时,就会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搅动磨碎介质b和需要磨碎的材料a。结果,借助于材料及磨碎介质之间的摩擦就会把材料磨成细小的颗粒c。
位于壳体10的上部,一个带有沿圆周等间隔安排叶片14a的叶轮14可旋转地安装在螺旋轴11上。一个截面呈三角形的环形件15安装在壳体10内壁的整个圆周上,其位置与叶轮14相对。当马达20驱动叶轮14转动时,使经过叶轮14和环形件15之间的气流得到一个旋流力,这就会使得产生的颗粒分类。
在叶轮14上方有一个抽吸口16,一个抽风机18经过一个产品收集器17(比如一个背式过滤器或一个旋风分离器)连接在抽吸口16上。
在壳体10的底部中心位置处有一个进气口21,一个空气供给管道22与之联接。在进气口21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截头锥形件23。当抽风机18工作时,壳体10的内部则处于负压状态,因此气流就会经过锥形件23上的开口24进入壳体10。气流也将进入螺旋轴11,并经过小孔25进入壳体10,沿着整个壳体均匀地扩散。所设置的出口19用来将磨碎介质排出壳体10。
工作中,当螺旋轴11开始转动且将需要磨碎的材料供入壳体10里时,轴11搅动材料和磨碎介质,这样借助于其间的摩擦,材料a就会被磨成细小的颗粒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保田铁工株式会社,未经久保田铁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