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生产轧制件、特别是轧制带材的轧辊机无效
申请号: | 87103686 | 申请日: | 198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686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30 |
发明(设计)人: | 雨果·费尔德曼;蒂尔曼·舒尔茨;格尔德·拜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舒路曼-斯玛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29/00;B21B1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轧制 特别是 轧辊 | ||
本发明涉及到一个生产轧制件、特别是轧制带材的轧辊机,该机具有工作轧辊,而该工作轧辊必要时支承在支承辊上或支承辊和中间支承辊上,同时该工作轧辊和/或该支承辊和/或中间辊在轧辊机座上设置成可轴向移动的和在整个辊身长度上基本形成弯曲的轮廓。
在欧州专利说明书0091540中一种上述结构类型的轧辊机已公知,其中,这种弯曲的轮廓基本由凸起区和凹下区组成,而且这互相支承和协同作用的轧辊轮廓可在其一定的相对轴向位置上相互补充,並通过轧辊的轴向移动作相互补偿。由此不仅应改善两个相邻轧辊接触长度上的压力分布均匀性,也应提高轧辊间隙形状的连续机械作用。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进一步改善和简化这种上面所述的公知轧辊机,特别是关于在轧辊的整个接触长度上的压力均匀分布以及关于形成和保持一个确定的挤压轧辊间隙。
该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即处于原始状态或无载荷状态下的轧辊轮廓设计成,轧辊辊身直径总成的轴向形状在轧辊每一个相对变化的轴向位置上相互具有一个与固定形状有偏移的形状。
通过本发明的轧辊轮廓实际上可以极有利地考虑到在轧辊机整个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热学、轧辊弯曲、轧平、磨损等的影响,並且从开始无载荷状态下考虑到将这些在载荷状态下、也就是在轧机运行条件下的影响加以消除。为了补偿前面所述的轧机运行时的这些影响,如果情况确实需要顶多只要将单个轧辊或轧辊对附加一个很小的相互轴向移动。由本发明构成的轧辊轮廓涉及的情况是,该轮廓在原始状态下不自身补充,而仅在载荷的状态,也就是在轧辊机运行时,特别是在带材宽度区域内几乎全部进行补充。由此就可在维持予先确定的轧制间隙条件下同时实现在轧辊整个接触长度上的最佳压力分布。
当根据本发明将与固定形状有偏移的轧辊辊身直径总成之轴向形状的进一步优选设计和一个数学函数、特别是与一个N次多项式、一个指数函或一个角函数相符合时,就可以在任何时候容易地计算出该外形轮廓。这个n次多项式遵循如下一般方程式: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二次多项式的总方程式应表示为:
D(Z)=a2z2+bz+c
这角函数应遵循下面的一般表达式:
一个简单解作为例子表示如下:
D(Z)=aCos(2πz)+c
这指数函数表达为:
D(Z)=
一个简单解作为该方程的例子:
D(Z)=aexp(z)+aexp(-z)
D是轧辊辊身直径的总成,Z表示相应的位置坐标,n表示轧辊的数量,和a、b、c为常数。
在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结构方案中的设计是将轧辊辊身直径总成的轴向形状由不同数学函数确定的数段曲线组合而成。对此作为例子,该轧辊辊身直径的总成是由第一段的一种抛物线弧形曲线、第二中间段的正弦曲线和与第一段对称的第三段之抛物线弧形曲线所构成。
此外,根据本发明就可得出作为总合、衡重方法的或者作为许多数学函数的线性组合的轧辊直径总成之轴向形状。这种轧辊结构的一种轮廓形状作为例子可根据如下方程式而定:
D(Z)=az2+bcos(2πz)+c
另外的设计方案是将轧辊辊身直径总成的轴向形状在轧辊的每一个相应轴向位置上遵循一个以轧辊中心对称的函数。
同样,根据本发明的设计,轧辊辊身直径总成的轴向形状在轧辊的每一个相应轴向位置遵循以轧辊中心不对称的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舒路曼-斯玛公司,未经SMS舒路曼-斯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进的耐磨性的增韧聚缩醛
- 下一篇: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