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适应机械手无效
申请号: | 87103848 | 申请日: | 198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848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厉春元;徐振华;石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A61F2/54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机械手 | ||
本发明属机械手装置。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机械手或假手的手部机构大多数是连杆式的,如贝尔格莱德假手、上海交通大学的JDS肌电控制的前臂假手以及日本的TDH51-1全电动式假手等。也有索轮式的,如Standford/JPLHand,它是十二台电动机控制的三指九关节机械手。由连杆构成的手部机构,因其传动角较小等原因,使其传动效率较低,而且由一台电机驱动的机械手或假手,不能抓取任意形状的物体。由索轮式构成的手部机构,因柔性件在传动过程中变形等原因,使其传动效率较低,而且抓取力有限,如果想要机械手或假手具有抓取任意形状物体的功能,现有的大多数采用多电机或多个驱动件驱动,因而使得手部结构复杂和重量增大。
为了弥补现有的机械手或假手存在的不足之处,特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自适应机械手,是由二个以上每指各有一个关节的手指组成。由一台驱动件驱动(驱动件可以是电动机,气动、液压马达)。由圆锥齿轮差动轮系(以下简称轮系)和传动链构成。它的轮系个数是根据手指关节数的多少来确定的,即轮系个数等于各手指关节数总和减一的关系。对于有两个关节以上的手指,其关节轴线互相平行。传动链保证手指与手指、手指关节之间的转向确定。
如图一所示的二指每指一关节的机械手的结构原理图。以箭头表示传动链,方框表示轮系,圆圈表示驱动件(以下各图均相同)驱动件〔1〕经传动链驱动轮系〔2〕的系杆转动,系杆经行星轮带动两中心轮与系杆同向转动。一中心轮通过传动链或直接驱动一个手指关节〔11〕转动另一个中心轮经传动链驱动另一个手指关节〔12〕相向关节〔11〕转动。
根据圆锥齿轮差动轮系的工作原理,可知轮系的两中心轮所受的驱动力矩之和等于系杆的驱动力矩。在抓握物体时,两手指在驱动力矩作用下,转向物体。当一指先与物体接触时,其转速降低或者停止转动,但始终与物体接触,另一手指快速接触物体。两指抓握物体並抓紧后,轮系〔2〕的系杆停止转动,驱动件制动並维持抓握力。松开手指依靠驱动件的反向运动即可。
图一:二指各一关节自适应机械手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二:二指各二关节自适应机械手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三:三指各二关节自适应机械手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四:五指各三关节自适应机械手的结构原理框图。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对实施例描述及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细节。
如图一所示的二指各一关节的机械手的轮系〔2〕的两输出端加二个轮系〔3〕、〔4〕,如图二所示,驱动件〔1〕经传动链驱动轮系〔2〕的系杆转动系杆所获得的驱动力矩,经行星轮带动两中心轮同向转动,其中一中心轮经传动链驱动轮系〔3〕的系杆转动,另一中心轮经传动链驱动轮系〔4〕的系杆转动。轮系〔3〕的两中心轮经传动链分别驱动手指关节〔13〕和〔14〕同向转动。轮系〔4〕的两中心轮经传动链分别驱动手指关节〔15〕和〔16〕同向转动且两手指经传动链保证相向转动。
如图二所示的二指各二关节的机械手的轮系〔4〕的两输出端加两个轮系〔5〕和〔6〕,如图三所示,轮系〔4〕的系杆获得的驱动力矩,经行星轮带动两中心轮同向转动,一中心轮经传动链驱动轮系〔5〕的系杆转动,另一中心轮经传动链驱动轮系〔6〕的系杆转动。轮系〔5〕的两中心轮经传动链分别驱动手指关节〔18〕和〔17〕同向转动,轮系〔6〕的两中心轮经传动链分别驱动手指关节〔20〕和〔19〕转动。
轮系的个数等于手指关节数总和减一的关系,或者说轮系的个数等于机械手的自由度数减一的关系,手指的数目和手指关节数目,按相同的工作原理,根据使用要求来确定。
以下是由母指A、食指B、中指C、无名指D和小指E组成的五指各三关节的机械手,如图四所示,以该手的中指C为例,介绍它的抓握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减阻剂
- 下一篇:无电耗钠离子交换水处理设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