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效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104072.7 申请日: 1987-06-02
公开(公告)号: CN1009361B 公开(公告)日: 1990-08-29
发明(设计)人: 吴社和;林雨苍;陈国鎏;季石;黄国球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韶关市化工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
代理公司: 广东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魏庆校
地址: 广东省韶关***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可施用于各地不同土壤和各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瓜果、含果实蔬菜的多效复合肥及其制造方法。

现有的施化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农家普遍使用的多次施肥,每次散施一种化肥,重施氮肥,有的过量,有的缺乏,流失浪费严重,植物得不到所需的各种养分,造成生长不正常。另一种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复合颗粒肥,内含氮、磷、钾三种肥料,施用这种复合肥比上述施肥方式合理,但这种复合肥一是采用圆盘造粒,湿颗粒强度低,要经干燥后才能提高强度,包装出厂,而要经干燥对35℃以上即自行分解挥发的碳酸氢铵是不利的,故碳酸氢铵不能作为有干燥工序的复合肥的氮源,国内外被迫采用尿素作为制作复合肥的氮源,我国尿素产量少,价格高,限制了复合肥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的需求,致使绝大多数农民仍然采用落后的施肥方式。二是由于过磷酸钙有一定的粘性,烘干时,容易粘结在回转窑的窑壁上,要定期清理,清理工人的皮肤往往受磷肥的刺激而产生过敏反应。三是采用圆盘造粒干燥方法生产复合肥,工艺复杂,设备多,投资大,加工成本高,不适于乡镇企业使用。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用占我国氮肥70%以上的碳酸氢铵作为氮源来生产养分比现有的复合肥更为全面的多效复合肥。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下述方式来完成的:本多效复合肥由碳酸氢铵、磷肥、钾肥、固氮剂、有机质、微量元素组成。其成份范围(重量百分比%)为:碳酸氢铵35-47.5%,过磷酸钙34-40%,氯化钾5-20%,腐植酸(草炭或风化煤或糖厂滤泥)6-10%,植物油饼-2%,微量元素0.3-0.4%。各组分总和为100%。其制造方法是,采用无干燥机械挤压造粒。

本多效复合肥的特点:一是采用碳酸氢铵作为氮源。原料来源广、丰富,价格低廉,可就地生产、销售、施用,减少运输和储存环节。二是加进了固氮剂,使多效复合肥中的氮、磷、钾等稳定,可较长期存放,使工厂可连续生产,不误农时,多效复合肥堆放八个月后,N挥发总和仅为0.94%,P退化总值仅为0.42%,K损失仅为0.06%。详见表1:

表1    多效复合肥存放时N、P、K变化表

分析时间 N% P2O5% K2O%

1985.3.25    5.88    6.16    9.10

4.27    5.50    6.45    9.05

5.28    5.51    6.51    8.59

6.26    5.06    6.35    9.28

8.27    4.88    5.78    8.94

10.15    4.90    5.88    8.92

11.25    4.94    5.74    8.94

堆放八个月养分损失共    0.94    0.42    0.06

月平均损失    0.118    0.053    0.008

将含N=4.9%本多效复合肥在105℃下烘干3个小时后,进行测定,N保存量仍高达70.6%,而不加固氮剂(腐植酸)的本多效复合肥,在以上同等条件下烘干后,N全部损失掉。湖北省某厂将不含固氮剂的含N量为5.33%的复合肥存放两个月后,N的含量降至2.46%,挥发损失了50%以上,另一个厂把含氮9%不含固氮剂的复合肥存放一年,N完全消失。三是本多效复合肥除含有氮、磷、钾等无机肥外,还含有腐植酸、植物油饼等有机肥和植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能较好地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即平衡养分的需要,并有改良土壤的作用,使作物生长良好,增产显著。经济收益大。与农家常规的施化肥方式和施国内外复合肥相等价值相比,本多效复合肥都名列前矛。详见表2至5:

表3    甘蔗施用各种复合肥经济效益对比表:

项目    进口复合肥    本多效复合肥    国内复合肥    农家习惯施肥

甘蔗产量(市斤/亩)    17793.3    18106.6    17493.3    17113.3

甘蔗折款(元)    610.31    621.06    600.02    586.98

肥料成本(元)    57.8    57.8    57.8    57.8

纯收入元/亩    552.51    563.26    542.26    529.18

增加收入名次    2    1    3    4

试验地点:广东省阳春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韶关市化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韶关市化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4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