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移动工件的表面加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104113 | 申请日: | 198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4113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罗尔·德·布洛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奥多尔·希曼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5/04 | 分类号: | B30B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申贤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工件 表面 加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移动工件表面进行加压的装置,如对木板条、橡胶和塑料板条等工件的表面进行加压的装置。
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所涉及的这种装置至少具有一条压向工件的转动压带、一块向压带工作段施加工作压力的压板以及设置在压板区段内的许多滚动构件;滚动构件彼此相隔一定距离,与压板和相应的压带工作段作摩擦接触,横置于压带的整个宽度上,并沿一封闭路线从压板的出口端返回到压板的进口端。
例如,在德国DE-OS3117778号文献中就发表过这类双带式压力机。在这种压力机中,在压板和压带之间装有滚轴,滚轴横置在该机的整个宽度上,长2~3m,直径为14~16mm。这种长度直径比很为不利,会使一些滚轴受到较大的扭转负荷或使滚轴在压带和压板之间滑动,压带和压板一般是用钢板制成的,由于滑动就会早期磨损。由于制造公差、制造上的误差和热膨胀的差异,滚轴直径会有差异,会使滚轴的不同部位在按预定路线滚过加压区段时具有不同的角速度。因此,直径的公差会使滚轴在其长度上承受不同的扭应力。
为了防止滚轴因受扭应力而断裂,一般要求减小直径公差,例如,最好使公差小于10微米。但要制造长度大于2m、直径为14~16mm,而直径公差小于10微米的滚轴是相当困难和昂贵的。即使做到制造公差很小,也很难防止滚轴仍受到较大的扭转。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有些滚轴会有直径公差外,在各滚轴之间也存在着尺寸上的差异,这些都会引起障碍,造成困难。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没有上述缺陷的移动工件表面加压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更为主要的目的在于从设计上消除上述缺陷,这些缺陷会对滚动构件的使用寿命和合理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也就是要消除沿滚动构件长度所存在的直径公差的差异,从而消除在压板、压带与滚动构件之间在不同部位上所存在摩擦情况下的差异。
基于这些原因以及以下将予说明的其他原因,本发明的一个特点是:在上述这种装置中将各滚动构件作成一个辊串,也就是用一排辊子,使其一个挨着一个组成一个构件,并使其彼此对齐具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且使其可以彼此相对转动。本发明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辊串的两个相邻辊子间至少还可装上弹簧。弹簧可相应地支承在两个辊子的对置端面上。
本发明的又一个特点是:辊子在辊串中可各自单独转动,可彼此间作定形性和传力性连接这样的传动方式。
当一个辊串的主轴在当时的工作条件下成一弧形时,各辊子的旋转轴就总是与辊串的主轴相切。
各辊串中的许多辊子,在由辊子构成的各个局部区段内,可以具有不同的辊子角速度和(或)辊子圆周速度,这不会影响辊串在本装置工作时的运行效率。本发明的再一个特点是:在采用簿壁套筒形辊子并在套筒和贯穿其中的轴杆之间选用适当的游隙时,套筒在与压板和压带协同运行时就可作弹性变形,使工作中的辊串,在某些套筒的 区段上,产生不同的径向弹性作用,从而在整个辊串的长度上对各处在不相同的运行条件进行最佳调节。
本发明的再一个特点是:可以采用不同壁厚和(或)不同材料的套筒来影响辊串的弹性变形性能以及从压板到压带起冷热的传递作用。
在轴杆与套筒或圆筒形辊子之间留有一环形间隙对于从压板到压带之间的热流或冷流具有更为有利的绝缘作用。轴杆仅在很小程度上受到热流或冷流的作用。因此,在加热或冷却压板时,压带在很短时间内即能达到所需工作温度。
在各辊串中辊子彼此直接相靠而无间隙。因此,在这一环节上,从压板到压带之间的压力传递不会发生故障。
为了提高装置的运行安全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可以对辊串采用一些能控制套筒转动的装置。可采用机械式的或电磁式的装置。当套筒停止转动时就可在轴杆的一端和(或)开关板上得到显示,当然也可启动一个紧急开关。套筒停止转动可能是由于进入了异物,而使套筒持续变形所致,例如一个螺钉穿出工件,透过压带,作用在套筒上,就会使套筒的弹性部位变形。
轴杆两端可用连接辊串的柔性构件来支承,以防转动,这种柔性构件可以是链子、绳索、金属线或类似构件,也可以是拉簧。在采用拉簧时,弹簧使两个相应的辊串受拉连接。
除采用轴杆不能转动的方法支承轴杆外,也可按本发明的另一方案采用使轴杆可以转动的支承方法。
本发明的一些新特点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将一一详细列出。本发明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通过以下对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和附图即可了解。
图1为图2所示移动工件表面加压装置中部位Ⅰ的剖视图并采用了放大比例;
图2为移动工件表面加压装置的立面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奥多尔·希曼公司,未经特奥多尔·希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接触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交通工具的宽度可调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