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张力测量仪无效
申请号: | 87104179.0 | 申请日: | 1987-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579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曾繁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纺织工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5/10 | 分类号: | G01L5/10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友枝,李双全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张力 测量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张力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由传感器和测量电路装置组成的电子张力测量仪。
目前使用检测张力的仪器,有电容压力传感器制作的电容式检测器,如中国专利申请CN85108071公开的《采用脆性薄膜的压力检测单元》就属于这一类,它是一种适于成批处理方式生产的电容检测单元,该单元采用刚性处理(如玻璃)的衬底和脆性半导体的膜片组件。膜片组件或衬底上形成一个很浅的凹槽,以容纳淀积的电容器极板。两个这样的组件被连接在一起,并将组件充入不可压缩的流体以使膜片从衬底稍向外弯曲。通过测量两个膜片的相对位置而检测出膜片组件之间的压力差。这种检测单元虽具有一定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但是它只能用于液体和气体的压力测量,不能用来测量纱线和其它线状物体的张力,另外,其制造工艺要求高,除机械加工外还要求阳极法粘接,真空淀积等;有使用非推挽式的纱线张力测量装置,如苏联专利SU1051023公开的一种整经机纱线张力调节器,就属于这一类。它的工作方式是双向的,它将电信号输入转为机械输出以带动调节机构。当张紧的纱线压在杠杆上并且分开它时,第二臂离开档板,产生直流电压加在电磁铁上,在杠杆压力和电磁力相等的情况下,杠杆转动,电磁铁电感的突然变化取决于感应器,它调节电压电源,电压电源输出电压比例于纱线张力,依据张力的变化,通过张力器的电流变化,控制单元使张力恢复原来状态。这种张力调节器通过测量给定的张力来与被测量的张力值作比较来完成对张力的测量,其测量精度较差,只能作定性测量,不能作定量测量,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另一苏联文献SU1137357介绍了一种《纺织纤维张力计》,文献摘要谈及这个发明:使布料(19)在两个相互平行的滚轴(6、8)的端部移动,布料的张力致使测量带〔4〕上的滚轴〔8〕偏离固定在基带(2)上的滚轴(6),其偏离的大小相应于布料的张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带(4)克服弹簧(9)的阻力并相对枢轴(3)逆时针运动,同时杠杆系统(13)加大该偏转的幅度。在布料上张力迅速变化时,这一装置的指针(12)处于加速度运动状态,而且指针指示装置(16)是沿导轨运动的,在指示装置和导轨槽之间有一定摩擦力,保护作加速运动的指针,这就使得布料张力迅速改变时,该装置指针的振荡得到阻尼。这种纺织纤维张力计的测量精度与弹簧、杠杆系统有关,不能直接读数、需要附表换算,比较麻烦。
美国专利US-3241359公开了一种测力装置,它包括有一对对称放置的带铁芯的电感线圈(24)和(25),在其中间有一衔铁(27),杆件(15)一端与衔铁相连接,另一端为球状承载部件(17),穿过外壳(10)的缆线(28)将电感线圈给出的电信号引入到一电装置,并由后者得出想要获得的力或载荷的值。但是,此种测力装置被称为变压器式传感器,处在无输入信号位置时,即张力为零时,传感器仍有输出,除非在指示器中设有抵消电流装置。因此这种传感器要求非常高的制造工艺,而获得的测量精度仍不高。尤其是这种测力装置不能用测量纱线或线状物体在运转状态下的张力,因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另外美国专利US-4142409也给出了一种测力装置它包含一对带铁芯的U形原线圈(7)和付线圈(8),两个铁芯(5)和(6)中间有一小气隙G,形成一主磁回路Cm,原线圈和付线圈在主磁回路中耦合,当原线圈中有一定值交流电压时,副线圈感生一定电压。安放在气隙G中的磁通旁路元件(27)与铁芯(5)形成一辅助磁回路Ca。磁通旁路原件(27)按运转着的纱线张力大小相适应地转动,输出信号经(12)整流后由电压表(13)指示出张力值。这种测力装置结构较复杂,弹簧(21)、轴承(17)、圆盘(18),磁通旁路元件(27)等都要求复杂的制造工艺,特别是电源(10)的精度要求高,致使这种测力装置体积大,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张力测量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传感器和测量电路装置组成的电力张力测量仪,使其能简单而方便地检测纱线动态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纺织工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湖北省纺织工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41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射光谱的表观浓度法
- 下一篇:垂直分模对向模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