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4258 | 申请日: | 198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4258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孙致远;韩玉芬;韩义民;程慕如;姚秀琼;李秉武;彭永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57/10 | 分类号: | A01N57/10 |
代理公司: | 南开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尊生 |
地址: |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水稻 白叶枯病 方法 | ||
本发明属有机农药杀菌剂类。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大病害之一。早在六十年代国外就开始研制投产叶枯净()敌枯唑()和敌枯双(
)等作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化学药剂,实践表明,叶枯净的防效差、成本高,而敌枯唑和敌枯双有毒性问题。七十年代日本研制出新的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剂白叶碱(),曾在我国推广多年,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寻找一种毒性低、使用安全和效果显著的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新药剂及其方法是一个紧迫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效显著,毒性很低的化学药剂用于防治水稻白叶病和柑桔溃疡病,並且使用方便、安全、环境污染小。此外,在无病条件下苗期使用能够刺激水稻生长增加产量。
本发明是用0,0-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铵盐((C2H5O)2-,代号NF-133)作为基本有效成分,配制成水溶液,直接对白叶枯病初期的水稻进行叶面处理和对柑桔树直接喷洒,就可以达到防病效果。
本发明是将0,0-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铵盐配制成500至1000PPm浓度的水溶液或加工成缓释剂,以每亩70克至100克的用量对水稻进行叶面处理。而将NF-133作为基本有效成分,配制成浓度为1000至1500PPm的水溶液直接喷洒柑桔树株,防治柑桔溃疡病。
实例1
将2克三乙胺加入到60克中性油中(磷酸酯中水不溶物),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11克的五硫化磷(0.5摩尔),然后逐渐滴加100克无水乙醇(2.17摩尔),45分钟滴加完,温度保持50℃左右,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然后在70℃温度下,反应两小时,减压抽除酸性气体,加入1升石油醚,通入NH3气至PH为8,温度保持在10℃左右。过滤,用石油醚洗涤,得固体产品0,0-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铵盐192.5克,熔点165℃以上,含量95%,收率90%(以P2S5计),母液蒸除石油醚得中性油,石油醚和中性油二者均可循环使用。
实例2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盆栽试验。
南京11号作为试验稻种,稻苗令为5-6片叶的稻苗,菌种为Xanthomonas oryzae Ks-8-4。每处理24株苗,设三个重复,上午用NF-133水溶液喷雾处理水稻叶面,待药液风干,下午针刺接菌,置于温室内,待对照充分发病,检查结果,见表一。
实例3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田间试验。
江苏省宿迁县来龙乡水稻白叶枯病重病区设试验田。稻种为汕优2号,每区0.5亩,三个重复。白叶枯病初发前7月21日第一次喷NF-133药液,8月4日第二次喷药,十天后检查结果,见表二。
实例4
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
浙江省肖山县晚稻试验。稻种为秀水48,沙质土,PH为8,小区二十平方米,设四个重复,随机排列。病虫害防治照常,未发现白叶枯病。9月12日第一次喷NF-133药液,待成熟后分小区计算产量。抽查稻株高、粒数、秕谷率、结实率和千粒重,数据统计采用新复距极差测验(LSR),结果见表三。
实例5
防治柑桔溃疡病试验。
广西南宁地区设试验点。每处理三株柑桔树,三个重复,分别在8月18日和8月26日喷洒两次,共喷25斤NF-133药液。9月16日调查,每株查十条新梢,计算病指和防效,结果见表四。
本发明涉及的NF-133是一种新的保护性杀菌剂,从表一至表四的试验结果表明,NF-133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有明显的防病和保产效果。在水稻无条件下苗期使用能够刺激水稻生长,中后期有明显增产作用。本药剂对防治柑桔溃疡有明显效果。此外,NF-133贮存稳定,便于运输使用方便,毒性很低,环境污染小。
参考文献
〔1〕Makoto Oda;Appl.Microbiol.,14(3)365-7(1966)(Eng.).
〔2〕Kunihito Yakushiji;Takeda Kenkyusho HO(1970),29(1)179-81(Japan)
〔3〕Ger.Offen.1,923,939.
〔4〕Kazuto Nakagami;Nippon Noyaku Gakkaishi 1980,5(4)511-16(En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