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磁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104905.8 | 申请日: | 198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9309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22 |
发明(设计)人: | 严大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重庆重型铸锻厂;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无损检测服务部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长生 |
地址: | 四川省重***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磁化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磁化装置,尤指一种利用交流电磁铁磁化装置的磁化线圈上绕制二次线圈,形成感应电势,将感应电势导入工件被检查部位产生短路电流,此电流在工件上产生周向磁场,与交流电磁铁磁化装置在原工件被检查部位上产生的交变纵向磁场组合成复合磁场的装置。它属于无损检测技术中的磁粉探伤设备。
众所周知,在工业锅炉、电站锅炉、钢制受压容器、船舶和飞行器等大型构件中,由于焊缝和原材料存在的严重缺陷而发生的事故或报废的事件甚多。故而世界各国对这类构件的制造、安装和运行均作出了严格的规定,除出厂前必须进行磁粉探伤外,在使用过程中还需定期进行磁粉探伤,其目的是检查有无潜在的危及设备安全使用的各类裂缝(如疲劳、腐蚀、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对于大型构件的磁粉探伤,通常是将磁粉探伤机的主体装置即磁化装置置于被检工件上,对被检工件施加外磁场进行磁化。属铁磁性材料的被检工件在外磁场感应作用下被磁化后,利用缺陷部位所产生的漏磁场能吸附磁粉的现象,来判断工件有无裂缝和裂缝的大小。
目前对大型构件进行磁化的装置有交流电磁铁磁化装置;直流电磁铁磁化装置;永久磁铁磁化装置;局部触头通电磁化装置;磁轭式旋转磁场磁化装置,作为一般工件磁化的尚有固定式复合磁化装置。前四种磁化装置,一次磁化仅能发现被检面上一个方向的裂缝,为要发现被检面上各个方向的裂缝避免漏检,必须将磁化装置对被检面作 相互垂直的两次以上的磁化,这一点在各国有关标准中有明确的强制性规定。磁轭式旋转磁场磁化装置虽然可以一次磁化发现被检面上各个方向的裂缝,但磁头一般均在5公斤以上,加上控制箱在10公斤以上。另外磁化的有效范围较窄,对一些复杂部位,使用不便,甚至无法使用。对固定式复合磁化装置,虽然一次磁化可发现被检面上各个方向的裂缝,但因需要二个互相独立的磁化电源,因而装置的体积和重量无法实现小型化,且设备造价高。
国外,虽然苏联专利SM557309提出了在交流电磁轭两磁极中心增加辅助铁芯和检测线圈的复合磁化探伤装置。但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增加的辅助铁芯和检测线圈妨碍了磁粉的喷洒,故对磁粉探伤不甚适用。
为克服上述各磁化装置诸项缺点,本发明以最简单之原理,提供一个小巧、轻便、能耗低、一个磁化电源、一次磁化就能发现被检面上各个方向裂缝的新磁化装置,以减轻现场探伤时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其解决方案是:在交流电磁铁磁化装置的磁化线圈上,再绕制一个线圈,使其产生感应电势,此时将线圈的两端头导入工件被检查部位,形成短路,产生大电流,从而在被检部位产生周向磁场。与原装置在被检面上产生的交变纵向磁场相匹配,组合成复合磁场。在工作时,如果不考虑磁场的相互匹配,则该装置可产生较高的低压大电流,作为触点通电磁化电源。
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现参照附图就本发明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交流电磁铁磁化装置由铁心(1)和绕在铁心(1)上的磁化线圈 (2)构成。二次线圈(3)绕在磁化线圈(2)上。使用时,将铁心的两极与被检部位紧贴,此时可将工件被检部位和铁心视作一个完整的变压器铁心。当磁化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通由铁心(1)及工件(4)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使工件被检部位纵向磁化。此时绕制在磁化线圈(2)上的二次线圈(3)就会产生感应电势。将此感应电势导入工件(4)被检部位使其短路,产生大电流,尤如触点通电磁化装置一样。感应的大电流将在工件(4)被检部位产生周向磁场,此周向磁场与电磁铁在被检部位所产生的纵向磁场相匹配形成复合磁场,该复合磁场可检查出各个方向的裂缝。如果不考虑磁场的相互匹配,则该装置可产生较高的低压大电流,可单独作为触点通电磁化电源使用。
实验证明复合磁化装置对美国ASME-SE709标准所规定的板状(厚度为19MM)试块的0.125MM深刻槽,不论是磁铁轴线平行刻槽轴线、垂直刻槽轴线或呈45度角,均能清晰显示。上述标准的磁场指示器亦能显示八个方向的磁痕。单独作为触点通电磁化电源使用时,亦能符合上述标准的有关要求。
由于该装置重量轻、体积小,一项磁化就能发现被检部位各个方向的裂缝,故而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能耗,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检测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重庆重型铸锻厂;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无损检测服务部,未经国营重庆重型铸锻厂;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无损检测服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4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