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液压传动的自由活塞马达无效
申请号: | 87105140.0 | 申请日: | 198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98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13 |
发明(设计)人: | 万·斯图温伯格·保利鲁斯·弗朗希斯库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鹿特丹船舶修造厂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1/04 | 分类号: | F02B7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卢宁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传动 自由 活塞 马达 | ||
1、一种用液压传动的自由活塞马达用于驱动诸如轮子皮带轮连杆或其他类似零件;至少包括一个回转或线性马达,把它连接在所述零件上,并且是用加压流体所驱动,其一侧通过管道至少与一个用于存放加压液体的蓄液罐相通,其另一侧用一引出端通往存放所述液体的贮液槽;此外至少包括一个自由活塞组件,由至少含有一个自由活塞的气缸组成,自由活塞可以在气缸内往复滑动,并且在气缸内限定了一个空间,如此,当活塞在膨胀冲程时,按某一方向移动,此空间的体积增大,而活塞在压缩冲程时,按另一方向移动,此空间的体积减小,装有分别用来将气体吸入或排出此空间的吸排装置,以及用以加热由活塞压缩冲程在所述空间内压缩的气体的装置,活塞被连接在通常为柱塞状的元件上,它适宜于在至少是一个固定安装的室元件内往复滑动;柱塞状元件的柱体表面至少有不同直径的两部分与室元件的部分内壁滑动配合,而柱塞状元件具有三个基本上为径向的表面,各在室元件内限定了一个闭合的室,当活塞作膨胀和压缩冲程时其容积逐渐变化,柱塞状元件的第一径向表面限定了第一即圆柱状室,它是与加压流体源相通的;第二径向表面限定了第二室即置换室,它是通过一个单向阀与贮液槽相通,还通过第二单向阀连接到蓄液罐上,以致在活塞冲程期间,第二室的容积因此增大,液体从贮液槽吸出进入此室,在活塞的另一相反冲程期间,第二室内容积因此缩小,迫使所述室内的液体流出而对蓄液罐加压;第三个径向表面具有比第一径向表面较小的作用面积,限定了在室元件中的第三室,而其容积在活塞的膨胀和压缩冲程期间分别随之增大和减小,用来升高压力和补充液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或圆柱状室通过一个可控阀元件与加压流体源相通,以通过打开所述阀元件,使活塞作压缩冲程,而第三室独自打开与所述蓄液罐相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达,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流体源是用蓄液罐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马达,特征在于第三室是通过一根含有一个单向阀的管道与置换室相通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达,特征在于气缸内含有两个自由活塞,在压缩冲程时彼此相向移动,在膨胀冲程时彼此相背运动,两个圆柱状室是通过一个共同的可控阀元件与所述加压流体源相通的。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达,特征在于气缸含有两个自由活塞,在压缩冲程时彼此相向移动,在膨胀冲程时彼此相背运动,各个圆柱状室是分别通过各自的可控阀元件与所述加压流体源相通的。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马达,特征在于置换室各自通过装有一可控阀元件的管道与蓄液罐相通。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达,特征在于圆柱状室和置换室可以各自用可控阀建立与贮液槽的连系。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马达,特征在于,在连接置换室和贮液槽的可控阀的下游,装有一个可调节的收缩通道。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达,特征在于,自由活塞组件的气缸上装有套筒,用液体来使气缸冷却,此套筒的一端与液压马达的出口相通,通向贮液槽,另外一端通过一个冷却器与贮液槽相通。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马达,特征在于,冷却器内装有一个液力驱动风机,风机驱动器的一端接在蓄液罐上,另一端通往贮液槽。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达,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或多个可控阀元件含有一阀体,它装有相应的与管道的高压和低压部分有关的接头,并具有一条贯穿的通道,其中至少放入一个阀元件,其底面座落在一阀座上,且适合于从阀座上移开或移向阀座;通道的一端与高压接头相通,其另外一端与低压接头相通,这样高压作用在阀元件的顶面上,低压作用在阀元件的底面上,而在底面的下方装了一个针状元件可以在孔内向着阀元件或背离阀元件滑动,并且至少有一个基本上为径向的表面,在孔内限定了一个基本上是闭合的空间,借助予加的压力通过单向阀与高压接头相通,致使此空间内永远充满着高压作用下的液体,还设有用以升高压力和补充液体的装置,以使针状元件因此而移动,阀体从其座上升起。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马达,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针状元件的表面是由设在针状元件上的肩形表面所组成,离开阀体元件,而放入所述针状元件的孔是在底端与高压接头相通的,这样高压作用在与肩形表面隔开一定距离的针状元件的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鹿特丹船舶修造厂公司,未经鹿特丹船舶修造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514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磁导率耐磨合金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清洁发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