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抗拉条杆固定装置的改进无效
申请号: | 87105250 | 申请日: | 1987-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5250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0 |
发明(设计)人: | 扎托克斯·彼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里希尼特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1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法国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拉条杆 固定 装置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抗拉条杆的固定装置。具体地说,它有一个沿着纵向剖分的环状夹紧爪。该环状夹紧爪的内表面为一制有沟纹的粗糙圆柱面,而其外表面为一截头圆锥面。条杆的一端置于夹紧爪中,而夹紧爪则配合安装于一刚性固定件的孔内。孔的尺寸做成能使夹紧爪的截头圆锥小端埋在该孔之内。
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被固紧的条杆是承受周期性变化拉力因而使条杆处于延伸状态下的情况,例如支承悬吊桥桥面的钢缆就是这种情况。
为了简化对于本发明的叙述,下面所述条杆将以缆索为例来说明。条杆通常是由几股钢丝铰合而成的缆索,但也可有其他结构形成,例如由杆条组成。
在上述固定装置的已有实例中,夹紧爪实际上不可能变形,缆索的伸缩变化表现为夹紧爪壁薄一端的粗糙内表面与装于此端内表面内那段缆索之间的相对运动。这一相对运动导致了该段缆索的磨损。
这种磨损使得一些金属微粒(通常是铁粒子)从该段缆索上撕落下来。这些金属微粒很快便氧化并因此而隆起。随着这些粒子嵌入该段缆索金属结构的晶界之后,便因产生挤咬现象而导致缆索出现裂纹,甚至使缆索断裂。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即在于克服这一缺点。
因此,本发明采用了剖分式截头圆锥夹紧爪,其截头圆锥外表面的半顶角小于10°。该夹紧爪的特征在于,其顶端环状截面的径向厚度E小于或是等于该端面内径R的1/10。
在推荐实施例中,还可以有下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夹紧爪截头圆锥外表面的半顶角为5°至6°;
-前述半顶角可递减而趋近于零度;
-夹紧爪的长度超过前述径向厚度E的30倍;
-安装夹紧爪的孔将截头圆锥小端埋在孔内,其孔壁经过精加工;
-在夹紧爪的截头圆锥小端和与其相配合的孔壁之间加入润滑剂。
除了上述的主要特征之外,本发明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征。这特特征最好与上述特征同时使用。下文将详尽地加以叙述。
下面对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推荐实施例加以阐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该实施例。
图1所示为依据本发明的一个缆索固定装置的轴向剖面。
图2为沿图1中Ⅱ-Ⅱ线剖视的截面图。
由图可见,缆索1由铰合的钢丝2组成。固定装置由截头圆锥形剖分式夹紧爪3和刚性固定板5组成。夹紧爪包容缆索并与其相接触,而夹紧爪自身则安置于刚性板的孔4中。
剖分式夹紧爪由三块相同、侧面相邻接的夹紧爪6组成。三块夹紧爪形成一个内表面为圆柱回旋面、外表面为截头圆锥体的夹套。
夹紧爪的内圆柱表面因制有沟纹或粘有磨粒而形成粗糙的表面。
如果夹紧爪的截头圆锥小端壁相对来说比较厚,例如象某些已知的结构那样为2毫米或是更厚,则该端不会发生变形。如果缆索承受的拉力是变化的,这就会产生不断变化的纵向变形。例如缆索支承悬吊桥的桥面就是这种情况。经验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缆索在夹紧爪的截头圆锥小端处存在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危险。
事实上,如果缆索的纵向变形量在夹紧爪的大端处为零(此时夹紧爪被固定在刚性板5中),那么它在夹紧爪小端处的纵向变形量却是最大,因为缆索在小端之外的变形不受任何限制。
如果夹紧爪在其截头园锥小端不发生变形时,那么在夹紧爪的小端处必定会有缆索和夹紧爪之间的摩擦滑动。该摩擦滑动可导致缆索上的金属微粒被撕落。这些微粒经氧化后将隆起。当这些微粒嵌入缆索金属结构的晶界后(与木楔泡水膨胀后的情况相似),就存在着使四周的金属结构遭到破坏的危险。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在本发明中夹紧爪的截头圆锥小端其环状厚度非常小且与缆索紧固连接在一起。
由于具有这两个特征,使得夹紧爪的截头圆锥小端在纵向易发生变形,事实上当缆索在纵向发生变形时,截头圆锥小端也在纵向变形。
因此,原先在缆索和夹紧爪6之间因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和磨损将不再存在而被夹紧爪6和孔4之间的滑动所取代。
如图1所示,在孔和夹紧爪的接触面g上,两个光滑表面之间的滑动不会造成损害。
为了将此接触面g上的摩擦减至最小,采用下述措施也许是有益的:
-精加工孔4的内表面,或是至少精加工孔与夹紧爪截头圆锥小端相接触那一段;
-在接触面5注入润滑剂。
夹紧爪截头圆锥小端的环状厚度非常小,这将在下文中述及。
该端环状厚度E最大不超过该端内半径R的1/10。
例如,若半径R是8毫米,厚度E则为0.5毫米至0.8毫米。
截头圆锥体的半顶角A小于10°。其推荐角度为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里希尼特国际公司,未经弗里希尼特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机
- 下一篇:在液压电梯中探测电梯车厢位置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