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辊轧机无效
申请号: | 87105450 | 申请日: | 198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5450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一雄;梶原利幸;関谷辉男;木村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1B13/02 | 分类号: | B21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适用于冷轧的多辊式轧机,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具有水平支撑辊子的多辊式轧机,这些水平支撑辊子用来支撑直径小的工作辊,而小直径工作辊适用于轧制硬材料和特薄材料。
在冷轧生产领域中,为了轧制硬材料或难轧金属以及特薄材料,需要采用一种轧制工艺,通过减小工作轧辊的直径以减小轧制压力。为了解决这种需要,已经采用了通常称为森吉米尔(Sendzimir)轧机的20辊轧机,这种轧机在美国专利No.2,776,580中公布。不过,森吉米尔轧机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因为这种轧机不能精确地控制所轧产品的鼓肚和板形,因此一般难以使板材的鼓肚和板形控制在预定的允许公差范围内。
曾经想使用一种工作轧辊直径小的改进型4辊轧机。这种改进型4辊轧机必需有一套传动系统,这就是一般称作“支承辊传动系统”的装置。不过,这套传动系统必然会使每一个支承辊在相应的工作轧辊上作用一个切向力,从而使工作轧辊产生横向变形。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轧机,比如一种称作MKW的轧机,在这种轧机上,轧制压力由支承辊来承受,而横向变形即轧辊在轧件运动方向所产生的变形则由支撑辊子来加以防止,这些支撑辊子基本上是布置在工作轧辊的同一个水平面中,这种轧机公布在美国专利No.4,598,566中。同样,在美国专利No.4,270,377,No.4,563,388以及No.4,531,394中公布了具有支撑辊子式的6辊式轧机。
在这些轧机中,小直径的工作轧辊都是由支撑辊子来支承的,这些辊子沿轧件的轧制方向配置。按照工作轧辊的支撑系统,这些轧机可分为以下两种型式:
(ⅰ)轧机的工作轧辊和相对应的支撑辊子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如美国专利No.4,598,566,No.4,557,480及No.4,563,888所公布的那样。
(ⅱ)轧机中的支撑辊子布置成两排,从而可以稳定地支撑住一个空转辊子,这个空转辊子配置在工作轧辊与支撑辊子之间,如美国专利No.4,270,377及No.4,531,394所公布的那样。
在第(ⅰ)种型式的工作轧辊支撑系统中,工作轧辊,空转辊子及支撑辊子在轧制你的每一侧按顺序布置,其中心线都在同一个直线上。另外,在第(ⅰ)种型式的工作轧辊支撑系统中,如果工作轧辊,空转辊子和支撑辊子中有一个辊子中心你偏离了连接这些轧辊和辊子的直线,就将有一个弯曲力作用在那个空转辊子上,这是由于工作轧辊上的轧制压力引起的。所以,就不得不适当地增加空转辊子的直径。因此,这种限制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工作轧辊直径减小将成为不可能实现的。
此外,在第(ⅱ)种型式的工作轧辊支撑系统中,每一个空转辊子由两排支撑辊子来支撑,空转辊子基本上布置在与其直接接触的工作轧辊的同一水平上。这种布置方式可以稳定地承受从工作轧辊传递的轧制力,但是它的缺点是在轧制线的每一侧都必须有足够的地方来配置这两排支撑辊子。这同时是对工作轧辊直径减小的一个限制。
再如,在美国专利No.3,818,743及No.4,369,646中,本申请人已经发展了一种6辊式轧机以便改善轧件形状的可控性,这种轧机在支承辊和工作轧辊之间装有一个轴向可以窜动的中间辊,并且在工作轧辊上或者在工作轧辊和中间辊上安装有弯辊装置,从而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中间辊的窜动量和轧辊弯曲作用来显著改善对轧件鼓肚和板形的控制。
此外,在美国专利No.4,614,103中,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一种轧机,在这种轧机上有水平支撑辊子和水平支承辊子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作为减小工作轧辊在轧制方向的轴向变形的措施,当上述美国专利No.4,369,646中所公布的6辊式轧机的工作轧辊直径再进一步减小的时候,这种变形就会成为一个问题,这种轧机的结构是通过支撑这些辊子的框架给工作轧辊作用一个预应力。同样,在美国专利申请No.847,489(对应于西德的DE-OS 3,610,889)中,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一种多辊轧机,其结构是这样的,也就是在刚刚讲过的那种具有水平支撑辊子(用来支撑小直径的工作轧辊)和水平支承辊子的轧机,这些辊子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用来支撑这些辊子的框架可以回转,并且与一个液压缸相连接,从而可以有效地在小直径工作轧辊上作用一个垂直的弯曲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