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诊断肿瘤的医用激光荧光诊断仪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105948.7 申请日: 1987-12-24
公开(公告)号: CN1024112C 公开(公告)日: 1994-04-06
发明(设计)人: 叶衍铭;李黎明;扬远龙;夏敬芳;李郁芳;李富铭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A61B5/103 分类号: A61B5/103;G01N21/64
代理公司: 复旦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陶金龙
地址: 上海市邯郸***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诊断 肿瘤 医用 激光 荧光 诊断仪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医疗仪器。

利用激光照射人体肿瘤部位,接收肿瘤的自体荧光,根据人体自体荧光的光谱特性从而确诊人体肿瘤的性质,已为医学界所承认,并从实验阶段进入了临床应用。如上海市医疗器械研究所1985年4月1日申请的专利“恶性肿瘤荧光诊断仪”所述。

该仪器由光源系统射出波长为3000~4000A的近紫外光通过光导纤维传输到被测活体组织的表面,激活活体组织(包括正常组织和恶性肿瘤)的特征光谱而呈现自体荧光,激发的荧光由光导纤维传输给分光系统(光谱仪),经过0.5秒自动扫描系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由电路系统进行处理后即可显示激发的固有荧光光谱,并可数字显示及报警。

但是该仪器有一个主要的缺点,即由于该仪器对于光电转换这一过程采用0.5秒自动扫描系统,这实际上是一个串行的光电转换过程,即将由分光系统(光谱仪)输出的多色光谱遂个通过一定数量的空间窄缝光滤波器,送给一个光电传感器例如光电倍增管,以遂个得到各种光谱成份的电信号进行记录。由于上述这样一个串行处理的结果使得仪器的处理速度相当慢,严重的是,当对人体体内组织的肿瘤进行诊断时,激光源通过内窥镜深入到体内组织表面,由于体内组织在不断地蠕动,因此如果不能很快地接收组织谋点部位激发的自体荧光的话,则接收到的荧光信号实质上成为组织多点激发的荧光信号的迭加,使得接收到的自体荧光的信号有较大的失真,甚至发生漏检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仪器诊断恶性肿瘤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旨在解决已有技术中这一主要问题,研制出能快速、正确地用于人体临床诊断各种肿瘤的荧光诊断仪。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是多道并行结构的光电转换处理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使用的Y型光纤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原理即实施方案可由图1来说明。

由光源系统1射出的激光束,本发明可采用氙离子激光器输出3650A近紫外脉冲激光或者YAG激光器输出的三倍频3650A近紫外脉冲激光,也可用其它类似的激光源,通过透镜13聚焦进入激光传输石英光纤12,通过内窥镜照射到被测物体激活活体组织。如被测物体产生自体荧光,则被激光传输及荧光采集系统2中的荧光接受光纤11接收,传输到分色系统(光谱仪)3展开成多色光谱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处理4的处理后转换成电信号送到电子处理系统23进行数据采集及处理,作出诊断。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

1)该仪器还包括一个由冷光源5,电子快门6及控制电路22组成的光源同步控制器。当激光光纤随内窥镜深入到体内组织时,此时必须打开冷光源,由操作人员通过由微光摄象机7及监视器8组成的监视系统寻找组织上的可疑部位,此时电子快门6必须关闭,以防较强的冷光源损坏高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处理器4,一旦操作人员找到组织的可疑部位需要进行诊断时,由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电路22同步切换冷光源及电子快门使得冷光源关闭,电子快门打开,从而进行荧光的采集及处理。

2)上述的光电转换处理器4采用并行结构的光电转换处理器,如图2所示。该转换器由少至256道多至1024道个光电转换探头组成一阵列,图中24为其中一道,由光谱仪3输出的多色光谱信号同时被光电转换探头所接收,形成一多道并行光电转换处理器,该转换器能在小于等于40ms的时间内将由光谱仪3输出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被转换成数字信号,由电子处理系统23给予存贮并处理。

该光电转换处理器可采用二级象增强型硅靶摄象管结构,二级象增强器和硅靶摄象管之间由介质材料胶合,并在二级象增强器外围灌封硅胶,从而大大提高光电转换器的灵敏度,提高信噪比。

作为一种变换,上述光电转换处理器也可采用先进的CCD固定摄象器件。

3)上述的激光传输及荧光采集系统2采用Y型结构激光光纤,如图3所示。其中激光传输光纤采用石英光纤12,荧光接收光纤采用玻璃纤维11,二路光纤开始时各为独立的一股,以后合并为一股成为同轴光纤。石英光纤12的芯径为300u~400u,玻璃光纤11由直径小于等于30u的多股玻璃纤维束组成。插入内窥镜的Y型结构光纤2的端面25上的石英光纤12位于中央,四周是玻璃纤维11,且在端面上有一透镜式的接触镜28;Y型结构光纤端面26上的玻璃纤维束排列成狭缝式结构,其宽度为0.5mm~1.0mm,其长度为5mm~8mm;Y型结构光纤端面27可固定在光纤五维调节架上微调;整个Y型光纤最外层可由具有一定刚性但柔软的护套管进行保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5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