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灸引插器在审
申请号: | 87106001.9 | 申请日: | 198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78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学智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灸 引插器 | ||
本发明是为针炙治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插针方法。
目前,针炙的插针方法是采用右手母指和食指抓针按压插针方法。这种方法对软肌肉组织和长针容易移位,针弯弹,难插入,手指与病人接触也容易感染病源。因按压进针慢,针尖在皮肤的真皮停留过长,病人痛苦多。
本发明是专门解决上述插针存在的问题。根据小口径直针炙快插也不弯曲的原理,在鼻腔钳的基础上,改造其夹头。把钳头设计成每边一个半园柱台形(3),各边中间开一个细槽(5),结合起来就成为一个柱台形(如附图所示)。其夹头中间即成了一个细孔,成为本发明的《针炙引插器》。工作时,消毒针器后,左手把器按到穴位上,右手拿针把,用力一插,针尖即向孔径内直冲进穴位(医生用手指找到穴位,或是熟悉穴位后,用酒精涂擦穴位待干即可用该器引插),插针时医生双手不需接触病人。为了适用于各个穴位,设计成了大头和小头,是软肌肉组织深穴位的用大头,骨缭或浅穴位的用小头,人的皮肤有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由于真皮神经末梢丰富,用手指按插法,一般都在真皮层卡住,进针不快,增加病人痛苦。用这种引插法,一插即能超下真皮到肌肉组织,因此,可减少病人痛苦。进针后,左手掌一紧缩把器,钳夹头即撑开拿出。右手就可根据穴位的深浅程度用针了。
下面结合附图谈谈如下:
把附图中的(12)把柄的一边和固定夹页(8)的一边各边的头做成(3)截面中间纵开一个引插细槽(5),园台形上头直径为3毫米(6)做成一个倒锥形,园柱形下头直径为15毫米,(2)做成一个凹锥形,手柄中间钉上弹簧片(13)。做成后两边把支撑弹簧片(10)两边相交叉(9、10),然后把夹页片(8)交叉,用固定夹头螺丝钉(7)扭上,夹头(4)即形成一个园柱台形,高25毫米,成为一把弹簧夹钳-针炙引插器。
本发明符合卫生要求,为方便消毒,须用不锈钢或铁镀锌白,医疗器械厂均能生产,如果有鼻腔钳车床的,不需增加设备即可生产。成本与鼻腔钳差不多。
本发明适合于医院中医科,乡村用针炙的医生和针炙爱好者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学智,未经赵学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60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浓度快速测定仪
- 下一篇:人体环节重量及其重心的活体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