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聚缩醛树脂制品表面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6069 | 申请日: | 198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606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27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好治;明田智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塑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7/14 | 分类号: | C08J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缩醛 树脂 制品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聚缩醛树脂模塑制品表面的方法,具体讲涉及这样一种处理聚缩醛树脂模塑制品表面的方法,它使聚缩醛树脂模塑制品有效地获得,适用于印刷、油漆、蒸气涂敷、电镀等等表面装饰以及用粘合剂粘结的表面特征。
由于聚缩醛树脂化学稳定性非常高,表面活性很低,而且没有与它亲合的合适溶剂。所以这种树脂很难用电镀、印刷、油漆、蒸气涂敷等方法,进行表面装饰,也难以用粘合剂粘结。因此,聚缩醛树脂一直是几乎不进行这些表面加工的,然而近几年,随着聚缩醛树脂品种的多样化和质量的提高,在不同场合下,不仅对其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及功能,而且对诸如装饰性和粘结性等特殊性能,也提出新的要求。特别在用作外部零件时,许多情况下,都要求聚缩醛树脂具有类似金属的表面性能。
美国专利USP3,235,426、3,554,880、3,905,877和3,963,590中已公开了,采用磷酸、对-甲苯磺酸、硫酸等处理聚缩醛树脂模塑制品表面的方法,用于改善聚缩醛的表面加工性,例如,表面电镀镀层性能。然而,这些方法难以使聚缩醛树脂模塑制品有实用的表面加工性能。
另外,通过加金属碳酸盐等物质(它们很容易被酸溶解掉),模塑后再用酸将金属盐溶解掉,使聚缩醛树脂模塑制品表面粗糙化的方法,已在日本特许公开昭和55-78023,昭和55-92741,昭和56-152845中,作为处理聚缩醛树脂表面的新方法予以公开。这些方法赋予聚缩醛树脂的模塑制品实用的表面加工性能。可是,这些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使模塑制品获得优异表面特征的蚀刻条件苛刻、需要复杂的工艺控制,长期使用后随时间推移蚀刻溶液的蚀刻能力将减弱,蚀刻溶液会被蚀刻容器和夹具腐蚀产生的金属离子所污染,从而,表面加工性能(例如电镀层的粘结性)将劣化。因此,在工业领域,实际使用这些方法时,希望能解决这些问题。
本发明者,以建立一种能解决这些问题,使聚缩醛模塑制品表面容易且稳定地粗糙化,并使其有优异表面加工性能的方法为目标,进行了反复艰苦的研究,从中他们发现:用加有特定物质的酸性溶液作为酸性蚀刻溶液,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并以上述发现为基础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聚缩醛模塑制品表面,使它粗糙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一种酸性溶液蚀刻表面工序,该酸溶液包括选自胺、酰胺、硫脲、喹啉、硫醚、硫醇和乙炔的衍生物等的一种化合物和一种酸。上面所提及的化合物可分成三类:(a)含氮有机物质,如胺、酰胺、硫脲和喹啉,(b)含硫有机物质,如硫脲、硫醚和硫醇,(c)不饱和有机物质,如乙炔衍生物。
在本发明中,使用通常用量的酸。
也就是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聚缩醛树脂模塑制品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使用一种酸性溶液进行蚀刻。该酸性溶液中包括选自胺、酰胺、硫脲、喹啉、硫醚、硫醇和乙炔等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按照本发明,不仅拓宽了用于得到有优异表面特征模塑制品的蚀刻条件,简化了工艺控制,而且随时间推移蚀刻溶液几乎无任何变化,蚀刻能力不下降。因此能稳定地得到具有优异表面加工性的模塑制品。
在本发明中,最好硫酸、盐酸和磷酸单独或混合作为酸性溶液(蚀刻溶液)的主要成份使用。
此外,在这些作为主要成份的酸中,可以加入如醋酸和对-甲苯磺酸等酸性物质,或如铬酸和铬酸盐等氧化性物质。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含有上述酸性物质的蚀刻溶液中,加入了下述特定的物质。于是,可以达到上述目标,并可得到多种效果和优点。按照本发明,加到酸性蚀刻溶液中的特定物质,包括二甲胺、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二丁基胺、丙胺、六亚甲基四胺、二甲代苯胺、甲苯胺和N-丁基二乙醇胺等胺类化合物;乙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等酰胺化合物;硫脲、二乙基硫脲和二丁基硫脲等硫脲化合物;喹啉、萘喹啉和苯基喹啉等喹啉化合物;二丙基硫醚等硫醚化合物;己硫醇和巯基苯并噻唑等硫醇化合物;炔丙醇、丁炔二醇和己炔醇等乙炔衍生物。至少加入一种上述这些化合物,它的用量为每升蚀刻溶液加0.2~100克,若所加量每升蚀刻溶液少于0.2克,则不能拓宽蚀刻条件,也不能得到长时间稳定的蚀刻工艺,蚀刻过程受到阻碍。反之所加的量每升蚀刻溶液大于100克,则会使不同环境下的表面加工性能变差,它们的加入量最好为1-20克/升(蚀刻溶液)。
此外,为了防止在蚀刻过程中,模塑制品表面粘上气泡,可在按上述方法制取的蚀刻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之类的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塑料株式会社,未经聚塑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