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炉灰分选器无效
申请号: | 87106550 | 申请日: | 198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6550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弗雷德里克·亨利·福格特;斯坦利·安东尼·邦尼;约翰·保罗·达西埃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尔-奥利费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1/02 | 分类号: | F23C11/02;F23C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灰 分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和流化床反应器配合的炉灰分选器。
流化床反应器是熟知的生热装置,形式多样,可进行干燥,焙烤,煅烧,焚化等操作,以及化学,冶金和其他材料加工领域中之固体的气体热处理。还用于产生热气体,包括蒸汽,用以驱动发电设备,或用作加工用热,取暖,或作其他用途。
流化床反应器通常有一个容器,容器有一个基本水平的空气分配器或限流板,在反应室中支承一层颗粒固体,并将反应室和空气分配器下面的风箱隔开。将助燃空气送入风箱,使足够量的空气从空气分配器中通过,取得的气流速度,可使固体层膨胀或流态化,将颗粒固体层在流动气流中悬浮,使每一颗粒进行连续的不规则运动。流化床的外观和性质都与沸腾液体相似。在流化床中进行燃烧反应有重要优点,包括取得基本均匀的床温,燃烧温度相对低,传热速度高。
煤之类固体燃料的燃烧,涉及将燃料的有机成分气化,遗留固体灰粒残渣。随常细的灰粒由反应器中流动的气体淘析,随废气排出烟道。尺寸较大灰粒的大部分,成为流化层的一部分,保持热量,和新燃料颗粒接触,将其点燃从而改善流化床的运转。流化床里的高温和灰粒的连续运动,使灰粒间由于高温在软化状态下产生无数次的碰撞。在这状态下,迅速形成炉灰聚团,这些聚团尺寸增大,以致不能流态化,降落到流化床的底部,停留在空气分配板上。大灰粒和大灰粒团在空气分配板上积累,最后使流化床不流态化,并适成随后的停机,以清除非流态化炉灰的积累。
对这问题的认识已有不少时间,已有各种方案和器件被提出,纠正这种状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装置,从流化床中清除过多的粗灰粒,和尺寸过大的灰粒团,而同时将清出的细粉退回床中,保持床中的流化状态。
本发明的炉灰分选系统,有一个在流化床反应器外面的容器,用于分选包括灰团的粗颗粒,和气流中的细灰粒,将粗颗粒和灰团集聚并处置,而将细灰粒和助燃空气送回流化床。
炉灰分选系统有一个炉灰容器,用导管系统和流化床反应器连接。安排有一根倾斜导管,靠重力送料方式,将床料从流化床底部上移走。倾斜导管和一个垂直分选导管连接,使送料进入垂直管。垂直管通过炉灰容器的顶部向下伸展,终止于顶壁下方,而在炉灰容器底壁的上方。垂直管还向上,伸到和倾斜导管接头的上方,高度达到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流化床的高度以上。垂直管在其最高点处终止于一个肘管或弯管,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导管,穿过流化床反应器壁,和肘管连接。向下倾斜的导管,和流化床反应器壁上的一个回流孔连接,回流孔的高度刚超过反应器中膨胀流化床的高度。
炉灰容器设有一个围绕容器内垂直管的风箱。空气分配板和炉灰容器的顶部有距离,形成一个风箱。因此风箱由炉灰容器的顶,空气分配板,和炉灰容器的侧壁构成。空气导管穿过炉灰容器壁和风箱接通。在空气分配板下面的炉灰容器容积,构成一个炉灰收集室。炉灰容器底部,有倒置截头圆锥的构形,其最低点与其中有阀装置的垂直下行导管连接。
空气分配板的位置,和在其中通过的气流的方向,及炉灰收集室中的气流方向,使空气分配板中的空气通道被积累固体堵塞的可能性达到最低。
附图是与本发明的炉灰分选器连接的流化床反应器的局部剖视简图。
在附图中所示为是与本发明的炉灰分选系统40连接的一个流化床反应器10。流化床10有一个顶壁12,侧壁14和底壁16。底壁16通过风箱壁14a和侧壁14连接。在流化床反应器10的下部中,放置一个空气分配板18,将空气分配板上方的燃烧室28,和空气配板下方的风箱22隔开。流化床材料26,放在燃烧室28内、空气分配板18的上方。鼓风机34通过导管32和风箱22连接。排气导管36和燃烧室28顶部连接,又与外部的烟道连接(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尔-奥利费公司,未经多尔-奥利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毕赤酵母产生的亲脂蛋白的纯化
- 下一篇:保护植物免受病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