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的α-1,6-葡萄糖苷酶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106597.5 申请日: 1987-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08922B 公开(公告)日: 1990-07-25
发明(设计)人: 中井国治;崎正义;辻广二;森茂治;广濑进;横井信正;大矢隆一 申请(专利权)人: 天野制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12N9/44 分类号: C12N9/44;C12N1/20;//;C12R107)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顾柏棣,李瑛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葡萄 糖苷酶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新的α-1,6-葡萄糖苷酶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由培养新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ectorramus所得到的α-1,6-葡萄糖苷酶,该菌能在最适pH5.0至5.5、最适温度55℃条件下经培养产生α-1,6-葡萄糖苷酶,另外还涉及一种生产上述新的α-1,6-葡萄糖苷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培养上述菌种并收集α-1,6-葡萄糖苷酶。

α-1,6-葡萄糖苷酶具有对淀粉类中的α-1,6-葡萄糖苷键发生作用以产生直链淀粉的能力,并且广泛用于糖化工业,生产麦芽糖、葡萄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

α-1,6-葡萄糖苷酶长期以来发现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酵母中,但近期有报道许多细菌可以产生这种酶,例如:产气杆菌(Aerobactor    aerogenes),中间埃希氏菌(Escherichia    intermedia),Pseudomonas    amyloderamosa,缓症链球菌,(Sterptococcus    mites),噬纤维菌(Cytop    hage),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α-叶红呋喃菌属(Flavochromogenes)等。

另外,在产生α-1,6-葡萄糖苷酶的芽孢杆菌种中,已知的种类有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IFO    300),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IFO    300),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等。

大多数已知的α-1,6-葡萄糖苷酶具有中性或弱碱性的最适pH值,不适于在糖化工业中使用,工业上的糖化作用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已知由Pseudomonus    amyloderamora,Bacillus    acidopullulyticus等产生的α-1,6-葡萄糖苷酶具有酸性最适pH值,但是由于抗温性差,前者是不能实际使用的;而后者菌体培养时间需长达60-73小时,所以是不经济的。

因此,本发明人试图寻找具备抗温性、酸性的最适pH值和高的α-1,6-葡萄糖苷酶产量的微生物。

本发明人最近在土壤微生物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芽孢杆菌菌株,它经过10-15小时短时间的培养再收集其产物能够得到大量的α-1,6-葡萄糖苷酶,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产α-1,6-葡萄糖苷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培养能产生α-1,6-葡萄糖苷酶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ectorramus使其在培养条件下产生α-1,6-葡萄糖苷酶,然后收集所述的α-1,6-葡萄糖苷酶,它具有如下酶化学性质:

(1)反应:该酶作用于α-1,6-葡萄糖苷键产生线性淀粉;

(2)底物专一性:该酶对多糖具有下列相对活性:

多糖    相对活性(%)

支链淀粉    100

可溶性玉米淀粉    13.5

可溶性淀粉    6.7

牡蛎糖原    1.7

野兔糖原    2.6

玉米淀粉    3.8

马铃薯淀粉    4.0

(3)米氏常数值(Km)和对支链淀粉的Vmax:该酶的Km值为0.14mg/ml,Vmax值为70.0μmol/分钟/mg蛋白质;

(4)最适pH:5.0-5.5;

(5)pH稳定性:该酶在pH范围4.5-6.5、温度40℃条件下可稳定30分钟;在pH值5.0-6.0,温度50℃也可稳定30分钟;

(6)最适温度:约55℃;

(7)热稳定性:该酶在pH值为4.5条件下,分别以不同温度处理30分钟所得结果表明在40℃时,该酶仍保留其初始活性的80%,60℃时活性则为10%;

(8)抑制剂的影响作用:对氯汞苯甲酸或十二烷基硫酸钠至少可抑制该酶活性的70%,但该酶不受邻-菲咯啉或氰铁酸钾的抑制;

(9)金属盐类的影响作用:该酶几乎不受Ni2+、Ba2+、Zn2+、Cd2+或Mn2+的影响,受Fe3+的抑制,并且Hg2+和Ag2+可使其失活;

(10)分子量:约95,500(用SDS电泳法测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野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天野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6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