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装置水陆两用车无效
申请号: | 87106803.6 | 申请日: | 1987-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14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华山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F03G7/02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湖北省洪湖县***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装置 水陆 两用 | ||
涉及技术领域有光、电及交通运输。
现有的各种车辆、船只多采用内燃机车(柴油机和汽油机)作动力,仅有电车和电瓶车利用电能,太阳能车利用太阳能作能源动力。内燃机车需要燃料作能源,噪声大,污染环境。电车需要有线电源,否则无法行车,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电瓶车由于受电瓶的负荷限制也无法远行。太阳能车由于功率不大而不能实用。
本车旨在克服现有各种车辆、船舶以上各缺点,是一种新型、实用的交通工具。
本车如图1所示,其中〔1〕为高效光能电池,〔2〕为后门,〔3〕为前门,〔4〕为车轮,〔5〕为车架,〔6〕为指示灯。图2为本车仰视图,〔1〕为高效蓄电瓶,〔2〕为马达,〔3〕为电子调速装置,〔4〕为车轮,〔5〕为车架,〔6〕为方向盘〔7〕为变速箱,〔8〕为传动轴,〔9〕为刹车装置,〔10〕为后桥,〔11〕为叶轮,〔12〕为舵机。
本车由以下十个主要部分组成:
1.高效光能电池;
2.高效蓄电瓶;
3.电子调速装置;
4.新型马达驱动装置;
5.新型车轮胎;
6.新型刹车装置;
7.微电脑驾驶仪表和行车记录显示装置;
8.新型声光照明指示装置;
9.新型整流充电装置;
10.新型两用车体。
本车由高效光能电池或高效蓄电瓶供能,由新型马达驱动装置牵引。在有光源的条件下,(阳光或阳光以外其它任何光源均可),通过高效光能电池直接利用光源;在无光源的条件下,由于高效蓄电瓶与高效光电池并联,又自动使用高效蓄电瓶的电能。本车还可利用市电充电,还可以利用(备用)发电机组充电,从而能在多种能源困难下自救。
下面就本车十个主要部分分别说明。
1.高效光能电池: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是从单晶硅上切下制成约300微米厚的硅片,在太阳光下只能产生0.3伏左右电压。其原理图如图3(A)所示,〔1〕是金属衬底,〔2〕是单晶硅。
高效光能电池其原理图如图3(B)所示,〔3〕是玻璃衬底,〔4〕是非晶硅。它和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不同,是采用非晶硅(硅缔化镓),在玻璃衬底上制成的5微米左右厚的膜片,在日光灯下可产生电压0.54伏左右,在太阳光下可产生电压0.65伏左右。
由此可见,高效光能电池采用新工艺后,耗硅量大为减少,光电转换效率大为提高。
2.高效蓄电瓶:
传统的蓄电瓶为铅蓄电瓶,其原理图如图4所示,其中〔1〕为铅(负极),〔2〕为二氧化铅(正极),〔3〕为硫酸溶液(电解质),〔4〕为外壳。其能量密度仅(30-50)瓦/时/公斤,使用寿命只有100次左右,而且体积大,笨重,电解质易挥发且带强腐蚀性。
高效蓄电瓶和铅蓄电瓶一样,也有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三部分组成。其原理图如图5所示,〔1〕为负极,〔2〕为正极(外壳),〔3〕是熔态钠,〔4〕是熔态硫碳化合物,〔5呈抢胱痈裟ぃɡ胱拥嫉缣沾晒埽涔δ苁牵褐荒苋媚评胱油ü鹗裟啤⒘蛱蓟衔镌虿豢赏ü佣顾潜桓衾肟饩凸钩闪说缙康牡缁贤贰T诜诺缡保评胱油ü裟び攵嗔蚧锝岷希纳⒛评胱樱蝗〉缒?在充电时,电子和离子方向相反,流向钠,使电荷储存。
由此可见,高效蓄电瓶是使用熔态钠和熔态硫碳化合物构成,成液状。其能量密度为300-500瓦/时/公斤,使用寿命可达1200-2000次左右,不易挥发。
3.电子调速装置:
现有电车、电瓶车均采用电气开关调压,从而达到调节车速的目的。
本装置方框图如图6(A)所示,〔1〕是脉冲调频发生器,〔2〕是环形计数器,〔3〕是可控硅逆变器,〔4〕是马达。
本装置电原理图如图6(B)所示,其中L1-L4是逆变器,C1-C4是保护电容,D1-D6是保护二极管,D5-D8是整流桥,SCR1-SCR4是调控管,DF是马达,LA、LB是马达绕组。
本装置采用使用方便、灵活、平稳、无噪声等优点,在惯性运行时,还可以向高效蓄电瓶充电。
4.新型马达驱动装置:
现有的电车、电瓶车的驱动装置均采用电动机(马达)驱动,其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易出故障。
本装置的转子是采用磁性金属材料、合金导线和硅材料制作而成。其原理图如图7所示,其〔1〕为转子,〔2〕为转轴,〔3〕为轴承,〔4〕为线圈,〔5〕为电驱绕组,〔6〕为电枢铁心,〔7〕为励磁绕组,〔8〕为风扇叶片。这样,结构可简化,效率提高,而且一机两用。具体说,其优点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华山,未经高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6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气动式遥控开关装置
- 下一篇:三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