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腈的加盐分相精制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7107140.1 | 申请日: | 198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53C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林林;段占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55/03 | 分类号: | C07C255/03;C07C253/34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兵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分 精制 工艺 | ||
本发明为加盐分相制取乙腈产品的精制工艺,属于乙腈精制领域。
乙腈和水是含有恒沸点的混合液。在恒沸点,乙腈重量组成为84%,水重量组成为16%。当混合液中乙腈组成低于恒沸组成时,用普通精馏方法只能得到具有恒沸组成的乙腈水混合物。为了解决乙腈和水的分离问题,工业生产中采用变压精馏、恒沸精馏等特殊分离方法,通过破坏乙腈水的恒沸点,分离提纯乙腈。这些分离技术操作复杂,能量消耗大,致使产品成本提高。罗马尼亚专利RO68241采用两步加盐分相法,将固体盐NaCl和CaCl2加入待分离的乙腈水溶液,通过分相逐步浓缩乙腈水混合液,提高乙腈浓度,使有机相中乙腈组成高于恒沸组成,然后通过精馏精制提纯乙腈。该专利所提出的方法尽管达到了分离乙腈和水的目的,但固体盐的加入以及回收循环使用比较困难,限制了其工业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盐析效应,将盐溶于水中,用盐水作为分离剂,通过分相浓缩乙腈水溶液,使有机相中的乙腈组成跳过恒沸点,然后应用精馏精制提纯乙腈,制取乙腈产品。
现将本发明工艺的要点叙述如下:将氟化钾(KF)溶于水中配制浓度为30%(重量百分数)到饱和浓度的盐水或将碳酸钾(K2CO3)溶于水制成饱和浓度的盐水,将该盐水加入含乙腈40%~84%(重量百分数)的乙腈水溶液中进行分相浓缩,盐水与乙腈水溶液的重量比为0.5~3.0。分相后的盐水用蒸发设备回收供循环使用,而提浓了的有机相用精馏获得精制的乙腈。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工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3为乙腈回收塔,9为单级或多级液液接触设备,11为盐水回收设备,13为产品精馏塔。乙腈重量组成低于30%的稀乙腈水溶液由1进入3,精馏回收乙腈,废水自3塔釜从4排出,回收的乙腈含量为40%~84%(重量百分数)的乙腈水混合物由5通过6进入液液接触设备9,和由7进入的盐水分离剂接触传质,由于分相乙腈水溶液得到浓缩,乙腈组成93%~98%(重量百分数)。该提浓了的有机相由8引出,进入产品精馏塔13,精馏提纯乙腈,乙腈产品从接近13塔釜位置通过15气相采出,冷凝得99.6%~99.9%(重量百分数)的乙腈产品。塔顶采出含水10%~15%(重量百分数)的乙腈水混合物,经冷凝从14通过6进入9,进行分相浓缩。塔釜残液通过12定期排放回收。分相后含0.1%~1.0%(重量百分数)乙腈的盐水,由10进入蒸发设备11,通过蒸发回收盐水,回收的合格盐水由7进入9循环使用。蒸发的气相通过2进入3,作为乙腈回收塔的直接蒸汽加热,以回收其热量。
加盐分相的效果如何,取决于盐水浓度及盐水用量。盐浓度愈大,分相提浓效果愈好,提浓的有机相乙腈含量则愈高。为了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盐水浓度取为30%(重量百分数)至饱和浓度。盐水用量与进料中乙腈含量有关,乙腈含量低则增大盐水用量,乙腈含量高则减小盐水用量。为了确保分相后盐水溶液中乙腈重量含量低于1.0%,最佳盐水用量应为盐水与乙腈水溶液的重量比为0.5~3.0。
本发明选用氟化钾和碳酸钾盐,由于这两种盐和水具有较强的吸引作用,能够破坏乙腈和水之间所形成的氢键,故盐析作用较强,分相提浓乙腈水溶液的效果显著;采用液体盐水作为分离剂,盐水的加入及回收循环使用易于实现;加盐分相提浓的有机相乙腈含量高,避免了大量乙腈在精馏过程中重复汽化,能够降低能耗。本发明与其它乙腈分离方法相比,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能耗降低,工业应用易于实现,而且产品质量高,乙腈的纯度可达99.8%以上。
现列举第一类实施例如下:将氟化钾盐溶于水中配制成盐水溶液,将该盐水与待分离的乙腈水溶液混合-分相,分相过程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经分相有机相中乙腈含量提高,其浓度高于恒沸组成。将提浓的有机相用精馏进行精制。精馏塔内径φ30mm,精馏段约5~7块理论板,提馏段约10-12理论板。塔釜采出气相乙腈产品。实验结果列于表1。
表1*
XSXOXF 塔顶 塔釜
R 组成%wt 组成%wt
%wt %wt %wt T℃ T℃
乙腈 水 乙腈 水
42 84 3.0 93.3 76.9 89.07 10.93 83.6 99.65 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7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