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制备有机调色剂粉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7207 | 申请日: | 198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7207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樋掛宪夫;浅冈信行;北森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20 | 分类号: | C08J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季壮,罗英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有机 调色 剂粉料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通过熔融捏和至少由一种粘结剂用树脂、一种着色剂或磁性材料组成的一种混合料,冷却和凝固捏和产物,有效地粉碎和分选凝固产物,来制备用于有机调色剂粉料的着色树脂颗粒的方法。
习惯上讲,这样的提供有机调色剂用的着色树脂颗粒的制备,是通过熔融捏和至少由一种粘结剂用树脂和一种着色剂或磁性材料,在冷却下凝固捏和产物,粗粉碎凝固产物,然后在一个分选器和一个粉碎机结合体系或2个分选机和一个粉碎机结合的体系中处理粗粉碎的物料的方法完成的。在这样的一种体系中,根据必要性如粉碎机可以是一台射流磨,高压力气流在其中从射流喷嘴喷出,形成射流,颗粒借助于所形成的射流在高度速下转送,碰撞在一个碰撞物体上,例如碰撞板上,这样便粉碎成颗粒。就分选器而言,一个固定壁型风力分选器包括一离心空心分选器。通常,供有机调色剂着色树脂颗粒的制备是通过一粉碎磨;例如射流磨,和二台风力分选器相互联结成的一个体系生产的。
图2和图3所示的生产流程图分别代表这样的传统体系实例。参见图2,粉状喂料是通过喂料输送管加入分选器的,在分选装置中粉状喂料分选成粗粉料和细粉料。粗粉料加入粉碎装置中,并在其中粉碎,然后再加入分选装置中。另外,细粉料从体系中抽出,加入图中未示出的分选步骤中,在这个步骤中,细粉料中所含微细粉料以及粒径低于所描述范围的细粉料进一步被除去,以提供调色剂用着色树脂颗粒。
然而,在这样体系中,输送给分选装置的粉料,除了粉状喂料外,还包括各种粒径的颗粒,它们存在于粉碎过程和粉碎装置的分选装置间的循环过程中,这样粉料容易具有非常宽的粒径分布,并且体系在非常大负荷下生产。结果,分选器的分选效率下降,粉碎装置中所消耗的能量未能充分利用,并且十分可能是,对于有机调色剂的质量能起不良作用的粗颗粒混杂在分选后的细粉料(粉碎产物)中。
另一方面,循环送到粉碎步骤的粗粉料含有一定比例的细粉料,它勿需再粉碎,然而实际它却进一步粉碎了,这样粉碎产物中容易含有大量比例的微细粉,在粉碎产物中能产生微细粉料结块。因此,即使微细粉料在下一步分选步骤中被除去得到所期望的粒径,但粉碎产物的产率却很低。正如本专利前面所述,着色树脂颗粒易于含有高比例的粗颗粒和微细颗粒,因此使用着色树脂颗粒配制的显色剂易于提供成象密度低和灰雾度高的有机调色剂图象。
就上述体系的改进而言,它试图通过提供第二个分选装置,如图3所示,通过在第一着色装置中调停一个相当粗的分选位置,分选物料成为一种相对的粗粉料和一种相对粗的细粉料,然后进一步从细粉料中分选出粗粉料级份。虽然就上述问题提供一些改进,但另外一方面,使生产复杂并且几乎增加了二倍的投资费用,因为在第一和第二分选装置间要求一个输送物料装置。再者,还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即生产效率不按生产费用的增加而按比例增加,因为增加了操作第一分选装置和输送装置用的能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生产提供有机调色剂的着色树脂颗粒的传统方法中所涉及的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能耗生产有机调色剂着色树脂颗粒的方法,这种有机调色剂用量显色具有均匀和准确粒径分布的静电图象。
更准确地说,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有机调色剂粉料用着色树脂颗粒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熔融捏和至少由一种粘合剂用树脂和一种着色剂或磁性材料组成的一种混合物料,冷却和凝固捏和产物,然后粉碎凝固产物的方法,制备一种粉状喂料;
将粉状喂料送入第一分选步骤,分选喂料成为一种第一粗粉料和一种第一分选的细粉料;
将分选的第一粗粉料送入第一粉碎步骤,在冲击力作用下粉碎该粗粉料;
将所得到的,粉碎的第一粗粉料产物与粉碎物料一液送入第一分选步骤;
将第一级分选的细粉料送入第二级分选步骤,分选细粉料成为第二级粗粉料和第二级分选的细粉料;
将分选的第二级粗粉料送入第二级粉碎步骤,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粉碎粗粉料,这种冲击力要小于第一粉碎步骤中所施加的冲击力。
将第二级粗粉料粉碎得到的产物送入第一级分选步骤或第二级分选步骤;以及
为了调节粒径分布,从第二级分选的细粉料中除去微细粉料级份,因此得到了着色树脂颗粒。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性和先进之处,在研究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以及附图后将会更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生产方框图;
图2和图3分别是代表传统工艺的方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实例2)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实例1)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公司,未经佳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方平面化合物体系的超导性
- 下一篇:回收金属和金属合金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