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用于转轴密封装置的自动循环润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7107221 | 申请日: | 198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7221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泉 |
主分类号: | F16N7/02 | 分类号: | F16N7/02;F16N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文志 |
地址: | 四川省泸州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转轴 密封 装置 自动 循环 润滑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转轴密封装置的润滑系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自动循环润滑系统。
在现有的各种转轴油腔浸入式润滑系统中,一般采用油泵(机动或或手动)供油方式定期供油,平时油不循环,这就带来如下弊端:1.供油时油腔压力往往偏高而损坏密封装置,增加耗油量;一旦停止供油则停止了循环,运转中产生的热量和杂质等无法带走,使温度过高和油质恶化。2.需要定期供油,增加了附加设备和动力。3.管道复杂,成本高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不需定期采用附加设备和动力供油能随轴的转动同步循环的自动循环润滑系统,以改善轴、轴承及密封装置的润滑效果及油质,延长密封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不存在上述弊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转轴密封装置中采用将所用滑动轴承内壁上的油槽开成螺旋形或在转轴的非轴承位制作螺旋槽与轴承内壁上的油槽共同作用,并使密封装置中的密封腔与进、出油管、油箱连通构成自动循环润滑系统。这样使整个润滑系统中的润滑剂随轴的转动而同步循环,从而改善了淘滑效果,省去了油泵和循环器等附加设备和动力。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加以说明。附图中所示的为本发明自动循环润滑系统的原理图。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自动循环润滑系统首次取消了油泵和循环器而依靠轴系的旋转和脉冲使润滑油自动循环。这套自动循环润滑系统采用将所用滑动轴承内壁上的油槽开成螺旋形或在转轴的非轴承位制作螺旋槽与轴承内壁上的油槽共同作用构成润滑剂自动循环的动力来源,其中还包括一个循环油箱51,一根进油口离循环油箱51底面有一定高度H而且带有滤网的顺车进油管53,一根回油口离循环油箱51底面有一定高度h但不带滤网的顺车回油管58。进油管53、回油管58之所以在其进油口和回油口处与油箱51底面保持一定高度H和h,是为了便于润滑剂中的杂质在循环油箱中沉淀,不使循环润滑中的油质因长期使用而恶化。此外,在顺车进油管53上设有截止阀56,在顺车进油管53上还可以有一个流速流量表54。在截止阀56的排油端与循环油箱51上部之间有一根由旋塞55控制的液位及泄漏量测量管52,该测量管由透明材料所做成,可以很方便地检查整个密封腔的泄漏率。为了能更迅速地测得结果,还可在顺车回油管58上同样安装一只截止阀57。顺车进油管53通过一个联通件通入密封腔,经过轴承内壁上的螺旋形油槽和顺车回油管58连通。这样,不论轴是顺转还是倒转,由于这些螺旋形油槽的作用,润滑剂都能自动循环,只是流动方向有所不同。而且该系统在打开旋塞55、关闭截止阀56、57后,从测量管52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即少得知密封腔内的耗油情况。为了能直接观察顺车回油量的大小,还可将回油管58延长至油面以上,只是这样做在轴倒转时油不循环。
本发明的油箱51还可以做成可移动式的,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油箱51的高度或其它加压方式调节密封环(对端面密封而言)的比压。用这种方法调节密封面比压,既简便,又能保证密封环四周比压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用于转轴密封装置的自动循环润滑系统抛弃了原有各种密封装置润滑系统所存在的弊端,使密封装置的寿命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泉,未经黄永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温度控制器
- 下一篇:提高烘烤面食品防腐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