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屏蔽法局部镀银无效
申请号: | 87107696 | 申请日: | 198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7696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白连元;李会长;刘新;王大风;鲁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C25D5/02 | 分类号: | C25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庆泰 |
地址: |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局部 镀银 | ||
本发明是一种对电工产品导电零件进行局部镀银的方法。适用于电工产品制造行业对各种导电零件进行局部表面镀银。
电工产品制造行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对导电零件进行镀银,使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一个导电零件往往不是它的全部表面都需要导电,为了节约贵金属,有必要只对其导电表面进行镀银,这就是局部镀银。
目前国内采用的局部镀银方法有:
1、刷镀法;
2、部分浸入法;
3、表面绝缘法;
方法1,其生产效率很低,不适于批量性生产;
方法2,仅有棒状、条状零件的端部电镀才能采用此法;
方法3,此法对零件适用性广,是目前生产中广为采用的方法。它是将零件的非镀面用塑料布条包扎或者用漆、塑料溶胶涂复,待电镀工序完成后,再将这些绝缘物解脱下来。此法虽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的批量生产,但工序复杂,绝缘物的涂复和解脱都需用手工操作,占用工时太多,而且需要浸漆设备,要占用一定工作场地,漆的溶剂挥发还会造成空气污染。
本发明有效地克服了上述三种方法的缺点,它不但适合于各种形状零件的批量生产,而且简化了工序、节省工时、提高工效、节省工作场地,解决了溶剂对空气的污染。
本发明是在被镀零件上套上一个预先特制的塑料护套,利用它将被镀零件的非镀面遮盖住,而将所要求镀银的表面暴露出来。塑料护套要根据被镀零件的形状和对镀复面的要求特殊制作,可以采用厚0.5~3毫米的塑料板、管等,例如硬聚氯乙烯塑料、聚乙烯塑料等。制作塑料护套时应注意保持塑料面与零件被遮盖面之间有约0.1~2毫米的间隙,而且护套可以很方便地从零件上摘脱下来。
典型实例见图1,图2,图3。图中所注符号:△代表间隙,D代表零件吊挂孔眼,φ代表暴露园孔。在图1b,图2b,图3b中,1为塑料护套,2为被镀零件。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塑料护套的屏蔽作用,被遮盖的表面上只产生很缓慢的电沉积,当零件的外露表面上的镀层厚度达到预定值时,被遮盖面上的镀层厚度最多为外露面上镀层厚度的百分之十。零件出槽时,先将护套摘下来,整个零件再继续镀3~5分钟后出槽,这样零件各部分表面镀层厚度的分布符合预定要求,而整个零件外表呈均匀一致的银白色。护套与零件被遮盖的表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是为便于工序间的清洗,不致于将上道工序的残液带入下道工序。塑料护套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效果:
1.节银效果显著,就单一零件来说,采用局部镀比整体镀可以节银百分之四十至八十。就一个年产值在五千万元以上的电器制造工厂来说,采用局部镀银一年可以节银二百公斤以上,价值十二万元。
2.提高工效,与现行的表面绝缘法相比,省去了镀前钝化,烘干、浸漆、凉干和绝缘层剥离等多道工序,这样既可以缩短操作工时,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减少零件在工序间的磕碰几率。
3.节省工作场地:
可以省去进行浸漆、干燥和剥离绝缘层等工序的操作场地。
4.避免空气污染:免除了浸漆过程中所造成的有机溶剂的空气污染。
实施本发明不需要对原有设备、条件作任何变动,操作人员也不要作特别培训,只要根据本单位被镀零件的形状和对镀复面的要求制作出合适的塑料护套即可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开关厂,未经北京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