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烧成球团矿烧结块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8122 | 申请日: | 198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8122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登;野田英俊;谷中秀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B1/14 | 分类号: | C22B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成 球团矿 烧结 制造 方法 | ||
1、烧成球团矿烧结块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
第一步造球,其中添加助熔剂并使之与30~95%w/w颗粒的粒径为0.125mm或以下的细铁矿混合成混合物并将此混合物造球成生球团矿;
第二步造球,其中向生球团矿中添加80~100%w/w颗粒的粒径为0.1mm或以下的焦炭粉,其用量为铁矿粉的2.5~4.0%w/w,从而通过造球制得涂有焦炭粉的生球团矿;以及
烧结,其中将涂有焦炭粉的生球团矿送入炉篦烧结机而制造出烧成球团矿烧结块。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造球所用细铁矿包含粒径为0.125mm或以下细铁矿所占混合比为50~95%w/w的细铁矿。
3、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造球过程中的助熔剂添加步骤为添加石灰,其混合比为细铁矿的1.0~2.5%w/w。
4、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造球而得的生球团矿包含粒径为3~13mm的球团矿。
5、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造球而得到的生球团矿包含粒径为5mm或以下占15~40%w/w而其余的粒径为5mm以上的生球团矿。
6、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二步造球采用鼓形造球机。
7、按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第二步造球所用焦炭粉包含粒径为1mm或以下焦炭粉所占混合比为90~100%w/w的焦炭粉。
8、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烧结所得烧成球团矿烧结块包含由许多生球团矿结合而成的烧成球团矿烧结块。
9、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烧结所得烧成球团矿烧结块包含SiO2含量为0.5~5.0%w/w的烧成球团矿烧结块。
10、烧成球团矿烧结块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
第一步造球,其中添加助熔剂并使之与10~80%w/w颗粒的粒径为0.044mm或以下的细铁矿混合成混合物并将此混合物造球成生球团矿;
第二步造球,其中向生球团矿中添加20~70%w/w颗粒的粒径为0.1mm或以下的焦炭粉,其用量为细铁矿的2.5~4.0%w/w,从而通过造球制得涂有焦炭粉的生球团矿;以及
烧结,其中将涂有焦炭粉的生球团矿送入炉篦烧结机而制造出烧成球团矿烧结块。
11、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造球所用细铁矿包含粒径为0.044mm或以下细铁矿所占混合比为30~80%w/w的细铁矿。
12、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造球过程中的助熔剂添加步骤为添加石灰,其用量为细铁矿的1.0~2.5%w/w。
13、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造球而得的生球团矿包含粒径为3~13mm的生球团矿。
14、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第一步造球而得的生球团矿包含粒径为5mm或以下占15~40%w/w而其余的粒径为5mm以上的生球团矿。
15、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第二步造球采用鼓形造球机。
16、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第二步造球所用焦炭粉包含粒径为0.1mm和或以下焦炭粉所占混合比为40~70%w/w的焦炭粉。
17、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烧结所得烧成球团矿烧结块包含由许多生球团矿结合而成的烧成球团矿烧结块。
18、按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烧结所得烧成球团矿烧结块包含SiO2含量为0.5~5.0%w/w的烧成球团矿烧结块。
19、烧成球团矿烧结块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
第一步造球,其中添加助熔剂并使之与细铁矿混合成混合物并将此混合物造球成生球团矿;
添加粘合剂并使之与焦炭粉混合;
第二步造球,其中将生球团矿和已混入粘合剂的焦炭粉一起造球而得焦炭粉涂层的生球团矿;以及
烧结,其中将涂有焦炭粉的生球团结矿送去烧结而得烧成球团矿烧结块。
20、按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粘合剂选自石灰,熟石灰,皂土、白云石和高炉水造粒渣。
21、烧成球团矿烧结块制造方法,其步骤包括:
第一步造球,其中添加助熔剂并使之与细铁矿混合成混合物并将此混合物造球而得生球团矿;
让生球团矿过筛而按粒径分级,将焦炭粉加入每一组矿粒中并通过定量使焦炭粉添加量随着各矿粒组粒径的增加而加大,然后将各组生球团矿涂层;以及
烧结,其中将各组涂有焦炭粉的生球团矿送入炉篦烧结机中烧结而得烧成球团矿烧结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钢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钢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8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式传动装置
- 下一篇:数字数据处理系统中处理器与专用指令处理器间的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