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光还原法从稀土富集物中分离提取荧光级三氧化二铕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7108255.1 | 申请日: | 198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303B | 公开(公告)日: | 1990-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汝栋;李瑞祥;李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 |
代理公司: | 兰州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春明 |
地址: |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光 还原法 稀土 富集 分离 提取 荧光 氧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的一种方法。
Eu2O3是稀土氧化物中用途最广的一种物质,它在制造各种发光材料和激光材料中被广泛采用,但是,由于稀土元素共生成矿,化学性质相似加之Eu2O3品位不高,要从其中得到纯度较高的Eu2O3往往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寻求有效地分离提取荧光级Eu2O3的方法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现有的用于分离提纯Eu2O3的方法可以从下列文献中找到:
1.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革委会生产技术小组综合利用通讯3,(1970)
2.“Moly.Corp.uses solvent extraction to separate europium from rare earth”,World mining 16 March(1966)
3.E.I.Onstott,U.S.patent,3,616,326(1971)
4.T.Donohue,U.S.patent,4,172,775(1978)
5.Nagao Azuma etc.polyhedron,2(1),63-66(1983)
在上述文献报道中,文献1采用的是锌粉还原碱度发分离提取Eu2O3,由于还原过程中锌粉消耗量太大,操作手续繁杂,而且所得到的Eu2O3收率低(75%),造成成本提高,浪费严重。文献2采用的是锌汞柱还原-硫酸盐沉淀法分离提取Eu2O3,本法由于汞的毒性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文献3所采用的是利用电解原理,使Eu3+在多孔碳电极上还原从而达到分离目的,本法主要的不足是电解过程中电极孔易被堵塞因而使分离效率变低,且由于多孔碳电极材料不易解决,亦难用于工业化生产,文献4所报道的光还原法提取Eu2O3的方法虽然有消耗化学试剂少,还原效果好的优点,是现有技术中最为可取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其所选用的光化学反应的溶液体系为:K2SO4+异丙醇+稀+氯酸盐,所用试剂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溶液中10%的异丙醇的存在限制了稀土盐类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稀土可溶性盐类在此溶液体系中最大浓度只能在0.1M左右,同时,文献4报道的用于分离提纯Eu2O3的原料是用纯化学试剂人工配制成的合成样品,没有提及从稀土富集物中分离提取纯度较高的Eu2O3的方法。文献5仅研究了Eu3+的光还原机理,其所用的光还原溶液体系为0.01NEu(HCOO)3+0.05N HCOOH+0.05N HCOONa,未涉及分离应用。本发明在实现过程中也用到HCOOH、HCOONa,与文献5相比较根本的区别在于,除上述两种物质外,我们用稀土氯化物作料液并用Na2SO4作为光还原产物Eu2+的沉淀剂,从而使Eu3+的还原和EuSO4的沉淀能同时实现,实现了从多种稀土共存液中分离铕的最关键一步,从而使本发明有显著的进步和实用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工业富集物为原料,分离干扰杂质离子后,用成本较低,分离效果好的化学试剂和方法,用光化学技术改变Eu的氧化态以扩大Eu与其共存稀土离子的性质差异,使Eu与其他共存稀土元素分离,进而用锌粒柱还原-碱度法提纯最后获得荧光级Eu2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8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