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串列式驱动桥总成无效
申请号: | 87108281 | 申请日: | 198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8281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扎克·G·格拉茨;特里·L·奥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纳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40 | 分类号: | F16H1/4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列 驱动 总成 | ||
本发明总体上属于串列式驱动桥总成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轴间差速器机构。根据本发明,该机构设有润滑油池,用于在开始起动和正常运行状况期间给差速器机构提供润滑油。本发明还涉及一个独特齿轮结构,该齿轮是轴间差速器的一个部件。该齿轮呈盘形,其上设有做成一体的内接合齿和侧齿轮齿。本发明在总体上进一步涉及一种紧凑的差速器机构,该机构由一个倒置轴承结构可转动地支承在相关联的壳内。
轴间差速器机构典型地设置在串列式驱动桥总成中,用于将来自一单独的传动轴的动力分配给两个分开的驱动桥总成中。常规轴间差速器机构的例子在泰勒(Taylor)等人的美国专利3441106和Keese的美国专利2033246中公开。尽管具有轴间差速器机构的串列式驱动桥总成已经使用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已有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但是为了减轻其重量,改善其耐久性和工作特性,人们仍不断地为改进轴间差速器的结构作出努力。
例如在上述Taylor等人的专利所公开的轴间差速器结构中,一个差速器的侧齿轮在其一侧有向外形成的侧齿,在其相对一侧有向外形成与一个锁紧机构啮合的接合齿,以及设有外齿的径向周边,用于将动力输送给两个车桥差速器中的一个。已经发现,这种结构减少了总成中的部件数目。
此外,还有给轴间差速器提供润滑油的各种系统,这种轴间差速器典型地位于一壳的上部,该壳也包围住两个车桥差速器机构中的一个。在这种类型的布置中,轴间差速器不浸在主油池中,而是典型地由一个辅助油池润滑,或者由转动齿圈将油抛向差速器来润滑。但是这种系统一般不能在初始起动状况期间提供足够的润滑,结果使有关部位产生不良磨损。
在上面提到的Keese专利中提出采用一种分开式挡板,它与轴间差速器壳相配合构成一区域,以存留一部分供给轴间差速器机构的润滑油。
差速器机构典型地设置在车辆中,用于将动力从单独的传动轴传给与各自车轮组相连接的两个分开的车桥差速器机构。尽管差速器机构已使用了很长的时间并已有各种设计方案,但是为了减轻其重量,改善其耐久性和工作特性,简化其制造和装配方法,人们一直不断努力地改进差速器机构的结构。
例如,HoRusho等人的美国专利4541306公开了一种差速器机构,其中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都支承在球形支座上,每个半轴齿轮的球形支座中心偏离行星齿轮座的中心。这种结构产生一种更加紧凑的差速器机构。
已经有各种用于将差速器壳支承在相关联的壳中的结构。例如,在上述HoRusho等人的专利中,一对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设置在差速器壳的衬套部分上,而轴承的外圈由相关联的壳来支承。
还提出了倒置轴承布置结构。在RothrocR的美国专利2061009中,轴承的外圈支承在差速器壳端部内形成的环形凹槽中,而内圈置于以螺纹连接在相关联的壳中的轴承保持架部件的衬套部分上。
此外,还提出了各种类型的齿轮支座结构,用于支承相关联的差速器齿轮的背面。例如美国专利3470768和4543853中公开了与上述HoRusho等人和RothrocR的专利不同的齿轮支座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特的结构,该结构中有一个用于串列式驱动桥总成的轴间差速器的下部分的润滑油池。已经发现这种油池能在初始起动和正常运行状况期间给轴间差速器提供足够的润滑油,以防止这些部件的不良磨损。
更具体地,轴间差速器总成可转动地支承在一个相关联的壳中。该壳包括用于至少部分地包住差速器机构下部的部件。一个开口的杯状部件固定在该壳上,并设置在轴间差速器的一个侧齿轮与相关联的行星齿轮托架之间。一根输入轴固装在行星齿轮托架上且穿过该杯状部件。一个环形密封件设置在开口的杯状部件和一个侧齿轮之间,使得壳、开口杯形部件、环形密封件、以及侧齿轮相互配合构成一个用于轴间差速器机构的润滑油池。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其中与其它部件配合构成润滑油池的轴间差速器侧齿轮是盘形齿轮,它具有一个对着差速器行星齿轮托架的第一平面。多个侧齿轮齿在该平面内形成以构成相关的侧齿轮。而且,在第一平面内形成的凹槽中放置了一个环形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中有一个密封元件与开口的杯形部件上的一个环形密封表面密封地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纳公司,未经达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折射系数的塑料透镜树脂
- 下一篇:用于图腾柱电源开关的改进的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