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内燃机排气消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7200072 | 申请日: | 198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007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0-21 |
发明(设计)人: | 乔秀娟;金先龙;余新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1/04 | 分类号: | F01N1/04;F01N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桂莲,朱云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排气 消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机降噪节能工程技术。
国内目前湖北柴油机厂、福州动力机厂等厂家生产的295T柴油机消声系统,从发动机排气口排出的气流和声波均经过排气歧管、排气弯管输送到管式消声部分进行消声。排气歧管和排气弯管仅起输送气流作用,基本没有考虑消声问题;管式消声部分气流通道设计为内管端部完全不通,使得阻力增加,导致油耗增加,并产生紊流等,使消声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可克服上述已有结构之不足,使在与原系统大体相当的结构体积情况下,具有卓越的消声性能和低油耗。具体结构见附图:
图1:结构示意图;
图2:结构立体图。
该系统去掉原排气歧管和弯管,换之以箱式消声部分,并在其后加管式消声部分,使废气排出气缸就开始消声,排气系统的部件在排气的同时都具有消声作用并互相匹配,以最大可能地降低排气噪声并有助燃烧,减少油耗,达到降噪节能目的。
本系统由箱式部分和管式部分组成。气流和声波从发动机排气口〔10〕经过直角三角形的带孔共振腔室〔1〕,进入第一级扩张室〔2〕,通过开有方形孔的隔板〔3〕进入第二级扩张室〔4〕,再进入由开孔内管〔7〕、〔8〕和隔板〔9〕及扩张共振室〔5〕、〔6〕组成的管式消声部分,经多次消声后废气经内管〔8〕排入大气。
直角三角形带孔共振腔〔1〕有左右两个,每个的一边穿有孔,紧挨排气口〔10〕安装。它除了起共振、消声外,还起导流作用,防止两缸排气流互串形成涡流。两扩张室〔2〕、〔4〕之间用带有两方孔的隔板〔3〕隔开,当气流进入第一级扩张室〔2〕时,由于压力大、流速高,气流来不及扩张,将主要以气流柱的形式通过隔板〔3〕,因此隔板〔3〕对气流的直接阻力很小。气流进入第二级扩张室〔4〕后,即充份扩张混合,消除脉动,会降低流经管式消声器的速度,从而可提高消声效果和减少阻力。隔板〔3〕上的两方孔分别对准发动机两排气口,可以使气流以柱的形式通过隔板〔3〕进入第二级扩张室〔4〕,在第二级扩张室〔4〕混合扩张的好处是避免了在排气口〔10〕附近形成涡流。而且当有限压力波从隔板〔3〕的方孔刚进入第二级扩张室〔4〕时,向敞开着的排气口〔10〕反射回一个稀疏波,在排气口〔10〕建立一个低压区,可帮助排气和新鲜空气进入气缸:当压力波遇到第二级扩张室〔4〕后壁时,反射回一个压缩波,此压缩波穿过隔板〔3〕后,只有一部分达到排气口〔10〕处,此时由于四冲程发动机的气门重迭开启,已有一部分新鲜空气被掺入排气管道,压缩波正好可以将这部分新鲜空气压回气缸,从而可以改善燃烧,减少油耗。
开孔内管〔7〕、〔8〕与内外均开圆孔的隔板〔9〕连接,并构成两共振室〔5〕、〔6〕。气流进入管式部分后,分为两路,一路经内管〔7〕的开孔进入第三级扩张室〔5〕,再经隔板〔9〕上的外圈孔进入第四级扩张室〔6〕,经内管〔8〕排出。另一路经内管〔7〕、隔板〔9〕上的内孔进入内管〔8〕,使〔5〕、〔6〕两室起共振消声室作用。此结构工艺简单,声波多次经孔又达到磨擦消声。使长度较小的简单两室结构,达到多次消声。使用中也可只装管式部分。只装管式部分时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额定工况油耗为190.67克/马力小时,与湖北柴油机厂原消声器基本相同,而插入损失达16dB(A),为原消声器的三倍多。装有295T柴油机的神牛-25拖拉机整机动态环境噪声比原装消声器降5.2dB(A),为78.8dB(A)。而安装整个系统比只装管式部分降噪更多且可节能。发明人作过大量发动机和神牛-25拖拉机整机动态环境噪声试验,于额定工况下在排气管口45°,0.5米处排气噪声比湖北295T原系统低11.5dB(A),油耗比国内几种消声器低1~5克/马力小时,整机动态环境噪声比只装管式部分又下降1~1.5dB(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学院,未经武汉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