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缆端剥皮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0539 | 申请日: | 198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053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02 |
发明(设计)人: | 葛连彬;丁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连彬;丁冠志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龙锋,高杰 |
地址: | 辽宁省金县***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安装工具。
现有技术中用于缆端剥皮的工具,一般都是采用电工刀及其它刀具,用上述工具进行缆端剥皮,存在着效率低、操作不便、易损内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力求提供一种效率高、操作方便、剥皮整齐、不伤内线的缆端剥皮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壳体内装有带刀头的刀体和通过拉簧与壳体相连的拉钩所构成。
上述所说的壳体可采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塑料可选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或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金属可选用铁或铝。采用塑料为原料,可根据壳体的形状制做模具,注塑成形。若采用金属制做壳体,壳体上安装拉簧、拉钩的扁长孔部分,可制成与主壳体分离的零件,再用螺栓将两部分连接。
在上述所说的刀体上可装有调刀螺丝。刀体为金属制成的圆柱体,刀头是用直径为2mm左右的钢针制成,刀尖加工成扁尖,刀头另一端加工成扁平面并用螺纹与档片12相联,将刀头的扁平面端装入刀体上加工出的槽里,再用弹簧11和调刀螺丝9将刀头与刀体装配在一起。在刀体的侧面可装有转把7,转把的转动范围为90度。刀体的另一端可与扭簧4相连接,扭簧4是用直径为1mm的钢丝制成Z字型,两个短边成90度角,一边与刀体加工出的槽孔6相连,另一边与壳体上的堵盖相连。当转动转把时,扭簧可起到复位作用。
上述所说的拉簧的拉力可为5~20公斤,最佳拉力为10~15公司。上述所说的拉钩可选用厚度2mm的钢板制做。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缆端剥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操作方便、效率高、剥皮整齐、不伤内线等优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1为B-B剖视图,图2为俯视图,图3为A-A剖面图。图中:
1为壳体; 2为堵盖;
3为拉簧; 4为扭簧;
5为拉钩; 6为槽孔;
7为转把; 8为刀体;
9为调刀螺丝; 10为刀头;
11为弹簧; 12为档片。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法,首先将拉钩5拉开,将电缆放入,松开拉钩5,让拉簧3的拉力将电缆靠紧刀头10,此时,将整个剥皮器沿电缆做圆周运动,刀尖的利刃即将电缆的外皮切开,切至里层时,将转把7转动90度,再沿电缆的纵向将剥皮器向缆端用力拉,即可将缆端的皮剥掉。
设计人曾实施过本实用新型。根据附图的形状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制做壳体1,外型尺寸可选定为长110,宽20,高25。壳体内空腔部分尺寸根据刀体8、堵盖2、拉簧3、拉钩5、转把7的尺寸来确定。拉簧的长为35,直径为10,拉力为12公斤左右。拉钩选用长140,宽15,厚2的钢板制成。刀体8选用铁制成,刀体8长150,大端直径16,小端直径为10,在大端加工螺孔M20,深30,调刀螺丝9加工成M20,螺纹长30。刀头用直径为2、长为26的钢针制成,刀尖制成扁尖,另一端制成扁平面,将扁平面放入刀体8螺孔内的槽中。并用现有技术加工堵盖2(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做材料)、扭簧4、转把7、档片12、弹簧11等零件,按附图将上述所有的零件安装好,即可构成本实用新型。此种缆端剥皮器可进行直径为40以下的电缆剥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连彬;丁冠志,未经葛连彬;丁冠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工测试用A/D转换模板
- 下一篇:健身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