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整流气浮过滤净水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0569 | 申请日: | 198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056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24 |
发明(设计)人: | 谢绍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绍舜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过滤 净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用于给水净化的较先进的水处理设备是由水力循环澄清加斜管、上部用轻质滤料过滤组合而成的一体化净水器。其不足之处在于:轻质滤料、蜂窝斜管价格较贵,设备造价偏高;轻质滤料因静电吸附作用,在运行过程中部分滤料比重增大而下沉,在排泥时流失;钢制设备上部用带滤头的钢板封顶,拆装与维修较困难;不适用于有机性工业废水的物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价低、功效好、操作与维修方便、应用范围广的水处理设备,它可以满足农村“水改”与工业用水净化以及工业废水物化处理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采用小型化的整流式气浮过滤净水器,将强化反应、气浮、水力旋转刮浮泥、气水整流分离、双层滤料过滤组合为一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尽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简图。
图2是底部平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机构〔17〕的剖视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由气浮过滤器外壳、中心筒、强化反应器、气水整流分离器、水力旋转刮泥器、滤料、管道及阀门所组成。
气浮过滤器外壳〔30〕为一有底的薄壁圆筒,材料为A3钢板,其上部装有排泥槽〔24〕,排泥槽〔24〕与排泥管〔25〕相通,靠近筒底处设有环形穿孔管〔11〕,环形穿孔管〔11〕与出水管道及反洗管道相连接;中心筒〔26〕与外壳筒体〔30〕共底且同心,前者的高度低于后者;外壳筒体〔30〕与中心筒〔26〕之间设有气水整流分离器〔7〕与双层滤料,滤料组成为:无烟煤滤料〔8〕、石英砂滤料〔9〕及滤料支承层〔10〕,滤料支承层〔10〕由粗砂及粒径由小到大几层碎石层组成;外壳筒体〔30〕与中心筒〔26〕之间设有等分的幅射管〔29〕,溶气水管〔3〕及释放器〔4〕在幅射管〔29〕内装入中心筒〔26〕,便于拆装;净水器底部中心筒〔26〕与外壳筒体〔30〕之间还装一根反洗排水管〔14〕。
强化反应器由无上、下底面的圆台状薄壁〔2〕及多层环形折流板〔27〕、反射杆〔28〕构成;薄壁无底圆台〔2〕的上端与进水管〔1〕相通,下端与筒体〔30〕的底部保持一定间隔,多层环形折流板〔27〕均为无上、下底面的倒圆台状薄壁,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焊接在薄壁〔2〕上,反射杆〔28〕上设有多个无底锥形薄壁,反射杆〔28〕垂直固定在筒体〔30〕底部的中心处,薄壁〔2〕与中心筒〔26〕之间的空间称为捕捉区〔5〕。
水力旋转刮泥器安装在筒体〔30〕的上部由固定进水管〔16〕、旋转机构〔17〕、旋转管〔18〕、喷咀〔19〕以及固定件〔20〕、钢夹板〔21〕、橡皮刮泥板〔22〕组成。二块橡皮刮泥板〔22〕紧固在钢夹板〔21〕上,钢夹板〔21〕由固定件〔20〕紧固在旋转管〔18〕上,旋转管〔18〕的两端各有一个喷咀〔19〕,两端喷咀〔19〕反向安装,橡皮板的长度略小于筒体〔30〕的内半径;旋转机构〔17〕由铜套〔31〕、旋转接管〔32〕、O形密封圈〔33〕、平面轴承〔34〕、轴壳〔35〕、轴承〔36〕及轴承盖〔37〕组成。
气水整流分离器〔7〕采用内切圆直径为φ20~60mm的聚丙烯蜂窝直管扇形组件组装而成,安装在筒体〔30〕与中心筒〔26〕之间,上端略低于中心筒〔26〕顶,气水整流分离器〔7〕与水力旋转刮泥器之间为泥水分离区〔6〕。气水整流分离器的作用是控制水流雷诺数Re值在临界雷诺数以内,使水流通过整流器时呈层流状态,並且为气水分离提供充足的接触表面。夹带湍动微气泡的水流通过整流器时,气泡析出附着于整流器壁上,可防止微气泡随紊动水流进入滤料,解决运行时滤料气阻及反洗时无烟煤滤料因吸附气泡后比重减轻而流失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绍舜,未经谢绍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径直肠电动前列腺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家用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