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耳穴贴压药粒疗法粘药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0611 | 申请日: | 198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061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宽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机械工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运善,陆放 |
地址: | 北京市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穴 贴压药粒 疗法 粘药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在耳穴贴压药粒疗法中一般用手工把药粒粘在胶布条上然后再贴在穴位上,把药粒粘在胶布条上,手工操作效率低,病人候诊时间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粘药器代替手工粘药。它结构简单、制造使用维修方便、粘药均匀牢靠。与手工粘药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二十倍。
本实用新型由料斗〔15〕、工作轮〔7〕、定位轮〔5〕、导向轮〔9〕、胶条轮〔1〕、侧壁板〔14〕、底盘〔11〕和紧固零件组成。见图一、工作轮〔7〕圆柱面上有存粒穴〔16〕以存放待粘颗粒,如工作轮上箭头亦沿工作轮转动方向料斗后壁板〔18〕的最下边有开槽〔17〕以保证工作轮转动时,存粒穴中的药粒顺利地被工作轮带着通过开槽。为了把药粒粘在胶条上,胶条〔12〕与存粒穴〔16〕中的第一个药粒的粘接点的α角有效范围由5°到150°,见图一示,α角按反时针方向增大。
由于使用目的和药粒种类不同,胶条、定位轮、工作轮、导向轮、前壁板、后壁板的宽度以及后壁板下方宽度方向上的开槽〔17〕数与工作轮圆柱面宽度上存粒穴的数、尺寸、间隙都是相匹配的,以确保药粒按需要均匀牢靠粘在胶条上。可手动或自动拉出胶条。各轮相互位置应使药粒便于粘在胶条上且拉出胶条的力越小越好。改变工作轮、定位轮的直径或相互位置可改变α角,α角由5°到70°粘接效果最佳。对应不同α角的各方案后壁板〔17〕的位置也不同。一般的工作轮圆柱面,为一线段绕与其平行的轴线迴转而面上的存粒穴均布,但也可按需要布置。当粘药器取消单独的导向轮时可由工作轮两侧壁板〔14〕对胶条导向,或工作轮做成直径不同呈凹槽形的两个圆柱面,槽与胶条的宽度相配,小直径圆柱面上有存粒穴。
实施例:用于耳穴贴压药粒疗法粘药器如图一示,被粘药粒是中药粒王不留行,胶条是医用胶布条,胶条轮〔1〕用轴〔3〕、定位轮〔5〕用轴〔6〕、工作轮〔7〕用轴〔8〕、导向轮〔9〕用轴〔10〕固定在两侧壁板〔4〕上。垫片〔2〕位于胶条轮两侧以减少转动阻力。存粒穴〔16〕沿工作轮圆柱面圆周径向均布,存粒穴的中心与径向偏差在15°以内,穴深1.1到1.3毫米,直径1.9到2.1毫米,王不留行直径选在1.5到1.8毫米。料斗〔15〕由前壁板〔14〕、后壁板〔18〕及两侧壁板〔4〕构成,前、后壁板下边与工作轮圆柱面间有一定间隙,保证工作轮顺利转动而不应卡涩,又要防止王不留行从间隙中漏出。后壁板下边开槽〔17〕与存粒穴〔16〕相对应,开槽〔17〕与存粒穴〔16〕中的王不留行保持一定间隙,以保证穴中王不留行随工作轮转动时顺利通过。导向轮〔9〕沿圆周有二个凹槽,一个是让粘在胶条上的王不留行在槽内随导向轮转动顺利通过,另一个是用于胶条导向保证了胶条移动稳定,粘药均匀整齐。胶条〔12〕从定位轮与工作轮之间穿过,沿导向轮按图一示箭头方向移动,药粒王不留行〔13〕均匀牢靠地被粘在胶条上,〔11〕为底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宽,未经王立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称式轴向挤压钢筋连接机
- 下一篇:深低温热管式外科手术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