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简易油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0831 | 申请日: | 198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083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胡良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部长江航政管理局武汉分局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健,胡江涛 |
地址: |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油污 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水分离装置。
目前公知的油污水处理装置,有油污水分离器和油污水处理场。油污水分离器分离效果好,但制造比较复杂,成本高;油污水处理场处理能力大,但占地面积大,辅助设备多,不适于油污水量较小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油污水量较小的场合(如拆船厂、点等)的简易油污水处理装置,它造价低廉、管理方便,处理后的水质含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简易油污水处理装置由除油池〔1〕、隔油池〔6〕、分离调节池〔11〕、分离池〔14〕和过滤池〔18〕组成,在除油池〔1〕、隔油池〔6〕内的排水部位均设有一隔离池〔4〕〔8〕,在分离调节池下部做有一段封闭通道,在封闭通道中和分离池〔14〕内铺设有若干层波纹板和管子组成的分离芯板〔22〕,各池之间通过管道及阀门〔5〕〔9〕〔13〕〔17〕〔2〕〔7〕〔19〕控制油污水流动。
简易油污水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油污水注入除油池〔1〕中,打开阀门〔2〕将油污水上部的浮油回收至贮油罐〔3〕中,贮油罐中的油污水亦可通过管道及阀门〔21〕放入除油池中。除油池中的油污水通过隔离池〔4〕下部的进水、排水口,经管道及阀门〔5〕流入隔油池〔6〕,在隔油池中,油污水进一步沉淀,其上部的浮油通过管道及阀门〔7〕,流入贮油罐〔3〕,下部的水则通过隔离池〔8〕经管道及阀门〔9〕流入分离调节池〔11〕在隔离池〔4〕〔8〕内垂直于进水方向设置有一隔离墙,用于隔离油层和阻止水中的沉淀物排出。分离调节池〔11〕内的封闭通道〔10〕〔12〕做在进水和排水部位一端,封闭通道中有隔墙将进水道〔10〕和排水道〔12〕分隔开,在封闭通道内的分离芯板〔22〕和进、排水口之间设有一挡水墙,分离芯板〔22〕内波纹板和管子的布置是在每层波纹板的凹槽内均放有等长的一组管子,波纹板是采用石棉瓦或水泥瓦或塑料瓦,管子是采用塑料管。由隔油池流进的水溢过挡水墙均匀流入分离芯板中,避免水流只在分离芯板的某一部位芯管中流动的现象,同时挡水墙也起到了阻止水中沉淀物的作用。水流在分离芯板中流动,油粒在芯管中经过碰撞聚集起来,从通道出口上浮至水面。同样水流又从分离芯板中流向排出口,通过管道及阀门〔13〕进入分离池〔14〕。分离池〔14〕内的分离芯板〔22〕装在由池底向下倾斜的斜面上,其斜面上部在进水一侧,且在分离芯板的进水端前面的池底上设有一块倾斜的挡水板〔15〕,水进入分离池,经过隔离后,通过倾斜的挡水板分散地流向分离芯板,倾斜的分离芯板使水流在下落过程中进一步分离出水中的分散油。通过分离芯板的水流,经过隔离墙由管道及阀门〔17〕流向过滤池〔18〕,过滤池内的通道铺设粗砂,进一步吸附水中的细小油粒,过滤后的水从管道及阀门〔19〕排出。各池之间的进、排水口及管道、阀门〔5〕〔9〕〔13〕〔17〕〔19〕均设置在池的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管理方便、池中有池、占地面积小、油污水通过阀门控制进行自流、不需动力设备、处理后的水中含油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分离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B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部长江航政管理局武汉分局,未经交通部长江航政管理局武汉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击枪
- 下一篇:单底片多幅影像摄影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