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可向前运动的摇木马无效
申请号: | 87200868 | 申请日: | 198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086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子彬 |
主分类号: | A63G15/04 | 分类号: | A63G15/04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绍华 |
地址: |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前 运动 木马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娱乐活动用品,是一种供骑乘用的动物玩具。
常见的摇木马,是由制成动物形体的骑乘部分和弯成一定弧度的雪撬式基托组成,利用骑乘者身体重心的移动,使木马在原地作前俯后仰的运动。这种木马最大的缺点是只能在原地摇摆,不能前进,因而缺少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便是针对上述缺点而作的一种改进,它利用一套止逆装置使骑乘者依靠重心的摇摆,既可达到前俯后仰的效果,又能实现前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将雪撬式基托分为可绕同轴转动的两部分:前腿〔4〕和略窄于前腿的后腿〔5〕,两腿之间有一止逆装置(包括:固定在后腿〔5〕上端的止逆刀牙〔7〕和位于腿〔4〕上的横卡〔9〕。两腿下端各联有弯成一定弧度的前脚〔13〕和后脚〔14〕,马腿基本垂直平分马脚所在的园弧。摇木马就是利用骑乘者重心的转移,通过止逆装置的配合,达到腿〔4〕和腿〔5〕的交错变位。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至图5为结构图,同时图1、3、5也可作为运行状态示意图。
鞍座〔2〕前面通过加强筋〔3〕与前腿〔4〕刚性联结,鞍座前面上部两外侧有两固定凸出物作为马耳〔12〕左右伸出以便骑乘者手执之用。前腿〔4〕上部有一横卡锁紧机构固定在径向方向,该机构包含拉簧〔8〕和横卡架〔15〕,横卡〔9〕横穿卡架〔15〕并被弹簧〔8〕拉紧,横卡与固定在腿〔5〕上的刀牙〔7〕相抵将腿〔4〕和腿〔5〕的相对位置固定。前腿〔4〕下部开有若干销钉孔,可在适当位置通过销钉将马蹬〔11〕与腿〔4〕联结,马蹬〔11〕所在平面可绕销钉为轴转动,借以牵动一端固定在马蹬另一端与横卡相联的拉索〔10〕,使横卡〔9〕向下移动,解除刀牙〔7〕的锁紧状态。后腿〔5〕上部有一限位器〔6〕用以限制鞍座后仰角度过大。为了防止骑乘者用力过猛以至摇木马前翻或后翻,可将前脚〔13〕的前端,后脚〔14〕的后端向下弯成一定的弧度,以限制木马前俯后仰的角度。〔3〕和〔6〕为框架式结构。
摇木马可采用钢木结构,例如:腿及鞍座可用φ25管材,限位器〔6〕及加强筋〔3〕可用φ20管材。摇木马也可采用塑料型材或注塑成型。鞍座〔2〕前后靠背及座垫内用海棉或其它柔软物填充,以舒适安全为宜。刀牙〔7〕由扁铁制成,与腿〔5〕的联结可采用焊接或铆接。横卡〔9〕可用扁铁或园钢制成,靠拉簧〔8〕与刀牙配合,拉簧〔8〕的拉力以腿〔4〕在腾空时不致下滑为限。整个摇木马的外观可设计成多种动物图形如:鹿,牛,马,象,跳鼠等,以增加骑乘者的趣味性。
摇木马的运动过程如下:当处于图1状态时,骑乘者手握马耳〔12〕身体后仰,重心后移,致使马鞍〔2〕抵住限位器〔6〕,同时,前腿〔4〕也以轴〔1〕为轴,向前迈步,并被刀牙〔7〕和横卡〔9〕固定在高位。此时该马形成以后腿〔5〕为支点,前腿〔4〕腾空的态势,然后,随着身体前倾。重心前移,腿〔4〕开始下行,腿〔5〕被刀牙抵住开始上行,如图3。随着重心的转移,腿〔4〕继续下行,直至重心全部落在其上,腿〔5〕已移到最高位,骑乘者身体的重心也已移至身体下部,两足前掌不自主下踏马蹬〔11〕,牵动拉索〔10〕使刀卡〔9〕下移,腿〔5〕在重力作用下下滑形成图5的态势。骑乘者在达到前俯最大角度后重新后仰,重心逐渐由腿〔4〕移至腿〔5〕,前腿再次迈步,此时又恢复图1状态。
本实用新型既是娱乐玩具又可作为健身用品,可使骑乘者获得一种失重的快感。俯仰的情趣,在娱乐的同时得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子彬,未经陈子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